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

練習題6.14K

問題詳情: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

A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B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十二,試經為童子郎,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內外,累世長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監試者異之。

後關東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險,欲徙居溫。朗謂邵曰:“脣齒之喻,豈唯虞、虢,溫與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國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帶山之縣必駐,是搖動民之心而開奸宄①之原也,竊為郡內憂之。”邵不從。邊山之民果亂,內徙,或為寇*②。

     年二十二,太祖闢為司空掾屬,除成皋令,以病去,復為堂陽長。其治務寬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遷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稱之。雖在*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到居巢,*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遇疾卒,時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壞人。②*:掠奪。

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指物作詩立就(就:完成)               B.客謝之(謝:感謝)     

C.監試者異之(異:驚奇)                 D.以病去(去:離職,離開)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朗之內外(助詞,的)                   B.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介詞,因為)

C.稍稍賓客其父(代詞,指仲永)           D.今寇未至而先徙 (連詞,表並列) 

3.選出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

A.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不尊重別人的父母,也就等於不尊重自己的父母。)

B.邊山之民果亂,內徙,或為寇*。(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亂,(紛紛)向內遷徙,有的被強盜搶掠。)

C.今去彼而居此,是為避朝亡之期耳。(現在您離開那裡而遷居這裡,只不過是為了躲避朝廷滅亡的期限罷了。)

D.朗躬巡視,致醫*。(司馬朗親自巡視*營,為生病的士卒請醫配*。)

4.選出對“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翻譯正確的一項。(    )

A.他的父親利用他的優勢,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B.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C.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避開同縣的人,不讓他們學習。

D.他的父親認為仲永有優勢,每天拉著仲永避開同縣的人,不讓他們學習。

5.選出下列對A、B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仲永小時候就善於作詩,文理皆有“可觀”,表現出不同於一般少年的天賦。

B.司馬朗執政不靠刑罰而靠寬厚仁慈,百姓照樣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馬朗為了讓*士以他為榜樣,故意在*隊中過著簡樸的生活,是因為他胃口不好。

D.司馬朗對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難的做法很不贊成,一是因為移家於溫不能真正避開災難,二是因為李邵的離開會引起當地居民的騷亂,但他的勸阻並未起作用。

【回答】

1.(B) “監試者異之”的“異”,是指“對……感到驚奇”。

2.(D) “今寇未至而先徙”的“而”為連詞,錶轉折。

3.(C)“彼”“此”具體所指為“野王”“溫縣”,“朝亡之期”應為“早晨死亡的期限”。

4.(B)

5.(C) “胃口不好”是文中所沒有提及的。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