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後面各題。雜詩①(其六)曹 植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櫺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烈士多悲心,小...

練習題3.2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後面各題。雜詩①(其六)曹 植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櫺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烈士多悲心,小...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後面各題。

雜詩①(其六)

曹  植

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櫺軒。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閒。

國仇亮②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③。

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

(注)①此詩寫於魏明帝太和二年。是年冬天,諸葛亮統蜀*伐魏。魏遣張郃拒亮,明帝親為送行。曹植為此賦詩明志。②亮:誠然,實在。③太山,這裡是指陝西境內的太乙山。其與終南山相接,正當蜀*入魏的衝要之地。

1.下面對本詩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飛觀”,形容樓*聳立,如飛鳥之在高空,寫出樓*之高,正適宜於遠眺。

B.三四句寫詩人登高所見,彷彿各個方向都能望到千里之外,視野極為開闊。

C.詩中的“烈士”與曹*“烈士暮年”中的“烈士”,都可理解為寫作者自指。

D.最後兩句寫絃聲轉急,琴聲悲涼,含蓄婉轉地傳達出詩人昂揚激越的心境。

2.請從詩句中的“悲心”入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回答】

1.D

2.自己雖有親赴前線赴難禦敵以身殉國的想法,卻又不被重視不被任用,內心生出壯志難遂的憤慨。

【解析】

1.試題分析:題幹要求選出“下面對本詩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這屬於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項“最後兩句寫絃聲轉急,琴聲悲涼,含蓄婉轉地傳達出詩人昂揚激越的心境”錯,從詩中來看,“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意思是“琴絃急促聲調悲切,請君聽我這番慷慨之言”, “弦急”,指把琴絃繃緊,使調門兒增高 ,這兩句意思說琴絃一“急”,琴聲自“悲”;而大敵當前,國家多事,自己卻被投閒置散,使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才悲憤交加,慷慨陳辭的,這兩句既是“國仇”二句的補充,又是全詩的結語。這兩句是“直接表達感情慷慨悲憤之情”,並非是含蓄婉轉。故選D。

2.試題分析:題幹要求學生“從詩句中的‘悲心’入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櫺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首句寫樓觀極高,不高則不足以遠眺;次句寫當窗憑檻,視野自然開拓,這兩句正寫出河南地處中原,登高望遠,有控馭四方之勢,體現作者胸羅永珍、氣蓋當世的雄才大略。“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閒。國仇亮不塞,甘心思喪元”,“烈士”二句看似泛指,涵義實深.意謂自己本是“多悲心”的“烈士”,但每當遇到報國殲敵的機會,卻不允許自己參加,儘自己一份力量,這無異把自己看成苟且偷安的“小人”,這兩句詩表面上是客觀的、平靜的,事實上卻洋溢位作者報國無門的一腔義憤,因此接下來堅決表態:在國仇未滅之時,自己是甘心拋頭顱、灑熱血的。“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承上第一小節登高遠眺的描寫更明確地表示,自己是關心魏蜀雙方的戰鬥的,很想親身奔赴前線。“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這兩句意思說琴絃一“急”,琴聲自“悲”;而大敵當前,國家多事,自己卻被投閒置散,使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才悲憤交加,慷慨陳辭的。

點睛:對於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容。一般答題的時候,儘量兩者都涉及。對於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幹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容,有無暗示。比如本題中,考生可以藉助詩人所寫之景理解其遠大抱負,再借助詩人的舉動理解其雖有抱負卻不得重用的憤慨之情。

知識點:

題型:詩歌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