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天下”是*傳統文化對世界秩序的一種原初想象,“天下主義”是以“天下”理念...

練習題3.2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天下”是*傳統文化對世界秩序的一種原初想象,“天下主義”是以“天下”理念...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題。

“天下”是*傳統文化對世界秩序的一種原初想象,“天下主義”是以“天下”理念為核心,由具有普遍*和開放*的世界秩序、價值規範與理想人格構成的思想體系。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之下,*文化理念和文化戰略的自覺自信體現的正是“天下主義”的精神核心。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種“以天下觀天下”的世界觀的自信。《道德經》 有云:“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天下”是*文化特有的思維尺度,是一個最巨集大、最完備的分析單位,具有最廣闊的容納力。面對差異*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文化視域限於國家、民族內部,雖然也有關於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學派的“世界主義”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國家觀世界”,與*文化的立足點和尺度不同。*文化的“天下”蘊含了“天下無外”的理想,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在世界內部是平等共存的;*文化依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進路,從“身-家-國”邏輯同構的角度,最終達到“天下大同”的境界。與西方文化相較,“天下”的世界觀更具有開放*和包容*。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為一家”的價值觀的自信。*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倫理型文化,梁漱溟認為“*倫理始於家庭而不止於家庭”,*文化重視家庭生活,整個社會關係是依照家庭關係推廣發揮的。“以天下為一家” 的價值觀實質上是一種關係*倫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體共生的關係。“天下” 是一個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個體利益的最大化,共同體的善與個體的善是統一的。

文化自信最終體現為一種人格自信。無論是“以天下觀天下”的世界觀,還是“以天下為一家”的價值觀,最終都沉澱為個體的精神品格。*文化倡導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這是由*人獨特的精神氣質所決定的。“君子” 是一個自主自足的動態形象,通過“身-家-國-天下”的逐漸擴充延展,人格不斷超越並完善。“君子” 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種整體的思維方式,“君子” 在行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來解決當今的文化衝突問題,相較於西方適者生存的鬥爭模式更具高明之處。“中庸” 不僅僅是“求同存異”地承認諸多文化存在的正當*,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積極地共建一個互動互補的世界。

總之,“天下主義”啟發我們以一種新的視野去構築文明之路,增強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旨在建立一個相容並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體。

(摘編張麗娟《“新時代”與“*故事”的理論辯*》, 有刪改)

18.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天下觀天下”的世界觀以天下為思維尺度,其文化視域不限於國家民族內部。

B. “以天下為一家”的價值觀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達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人的精神氣質,是世界觀和價值觀自信的最終體現。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衝突,有助於共建諸多文化並存而又互動互補的世界。

19.下列對原文論述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採用對比論*的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為核心,闡釋“天下主義”的三層內涵,層層推進,邏輯嚴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論,旨在強調家庭是*關係*倫理文化的邏輯起點。

D.文章逼過分析天下主義與文化自信的內在聯絡,表達了對構建文化共同體的思考。

20.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在全球化語境下,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天下主義”的精神核心。

B.一個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養,不建設好自己的家庭,就難以做到“心懷天下”。

C.西方世界觀不具開放*和包容*,他們傾向於適者生存的鬥爭模式來解決文化衝突。

D. 以“天下”為立足點的文化自信契合“天下主義”的精神核心,有利於構建世界秩序。

【回答】

18. A。 B項“以天下為一家”的價值觀把“他者”融入“自我”,並非“旨在達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項,不是“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人獨特的精神氣質”。D項“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衝突。

19.B。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為核心。

20.C。西方的“世界觀不具開放*和包容*”推斷不當。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