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

練習題1.9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9.下列各句中,屬於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

A.鄰之厚,君之薄也  B.何厭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0.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B.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D.闕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11.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以”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以亂易整

B.以其無禮於晉

C.焉用亡鄭以陪鄰

D.闕秦以利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

B.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

C.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

D.晉侯為了報答秦國,曾經答應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並沒有履行諾言。

【回答】

9.B

10.B

11.A

12.C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思考時,要根據常用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型別,結合著具體語境分析判斷。B何厭之有,正常的句式是有何厭,屬於賓語前置句。A判斷句;C定語後置句;D一般疑問句。所以選B。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常見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否定句、詞序(倒裝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結構(習慣句式)。除了“疑問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例如,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人或事物表示斷定,斷定人或事物是什麼、屬於什麼的句式。判斷句可以分為有標記的判斷句和無標記的判斷句這麼兩大類。1.有動詞做判斷詞的判斷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況下,“是”是代詞“這”,不表示判斷。但是,“是”也偶爾相當於現在的“是”,成了判斷句的標記。文言文中常見的判斷句的標誌還有“為”、“乃”等。2.用“者、也”做標記的判斷句。被動句,可根據標誌*詞判斷,例如,見、被、為等。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比較多,有定中倒裝句、動賓倒裝句、介詞短語倒裝句、主謂倒裝句等。文言是最精練的語言,最講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語的省略、謂語的省略、賓語的省略、介詞短語的省略。例如本題只有B屬於賓語前置句。B正常的語序應該是“有何厭?”,疑問代詞“何”作“有”的賓語,放在“有”的前面,故是賓語前置句。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的理解能力。在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猜測出詞義,即文言猜讀法。B 濟:渡過。所以選D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文言實詞的含義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利用課文遷移法。試題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過,可聯絡課文相應遷移。解答文言實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代入檢驗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法寶越多,你獲得成功的係數就越大。例如B項,根據平時的積累,結合著上下文具體語境很容易判斷其是錯誤的。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力。此類文言虛詞題,一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A項,第一個“以”是介詞,用,拿;其他三個是連詞。故選A。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絡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係。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另一句子來推斷文中句子的虛詞用法。例如本題選項A“以亂易整”,根據在文中的具體語境,很容易判斷“以”為介詞,用。

12.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錯在“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有誤。故選C。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誇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定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定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例如本題選項C就屬於張冠李戴的錯誤。

【參考譯文】

豫讓,晉國人,原先曾在範氏和中行氏那裡做事,但毫不知名。離開他們後到智伯門下供職,智伯很看重和寵愛他。後來智伯攻伐趙襄子,趙襄子和韓氏、魏氏合謀滅了智伯,滅智伯後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豫讓逃到山中,說道:“唉!士人為知己者獻出生命,女子為喜愛自己的人修飾容貌。如今智伯賞識我,我一定要為了替他報仇而死,以此來報答智伯,這樣我死後的魂魄也就不會感到羞愧了。”於是變更名姓,冒充為判刑服役之人,混進趙襄子宮裡塗飾廁所,身上挾帶*首,想刺殺襄子。襄子去廁所時,忽覺心驚,便抓住塗廁所的刑人審問,發現他便是豫讓,身上帶著凶器,口稱:“要為智伯報仇!”襄子身邊的侍從要殺他,襄子說:“他是個義士,我小心避開他就是了。再說智伯死了,沒有後代,而他的臣下卻想替他報仇,這個人是天下的賢德之人啊。”最終還是把豫讓釋放了。不久,豫讓又在身上塗漆,讓面板長滿惡瘡,還吞炭使嗓子暗啞。他把自己原來的形狀變得人們無法辨認之後,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見了,認不出是他。在路上見到他的朋友,朋友卻認出他來了,說:“你不就是豫讓嗎?”答道:“我是豫讓。”他的朋友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幹,投奔到襄子門下效命辦事,襄子一定會親近你寵愛你。他親近你寵愛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這豈不更容易嗎?為什麼竟要傷殘身體,受許多痛苦,想以此達到向襄子報仇的目的,這不也太難了嗎!”豫讓說:“既然已經投劉他門下效命辦事,卻又想殺他,這是懷著異心來侍奉君主啊。冉說,我所做的確實是極難的事情,然而所以要這樣做,正是要使天下後世身為人臣卻懷著異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豫讓離去之後,不久,料到趙襄子該出門了,便埋伏在趙襄子將會經過的橋下。襄子來到橋邊,馬突然受驚,襄子說:“此人必是豫讓。”派人查問,果然是豫讓。這時襄子便數落豫讓說:“你不是曾經在範氏、中行氏門下做過事嗎?智伯把他們全滅了,而你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門下效命辦事。現在智伯也已經死了,你為什麼獨獨這樣執著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在範氏、中行氏門下做事,範氏、中行氏都把我當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國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襄子長嘆一聲,嗚咽著說道:‘唉,豫子啊豫子!你為智伯盡忠,名聲已經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經夠了。你還是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過你了!”襄子派兵圍住豫讓。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掩蓋別人的美德,而忠臣理應為名節獻身。上一次您已經寬赦過我,天下人無不稱讚您的賢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難免一死,可我還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擊打它一下,以表達我的報仇的心意,這樣我雖死而無憾。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膽向您陳述我內心的想法。”這時襄子深感豫讓義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給豫讓。豫讓拔出劍來,跳躍三次,一劍直劈下去,說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報答智伯了!”說罷便橫劍自刎。豫讓死的那天,趙國的志士聽到這訊息,無不為之流淚嗚咽。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