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燭之武退秦師》,完成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練習題6.89K

問題詳情:

閱讀《燭之武退秦師》,完成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閱讀《燭之武退秦師》,完成小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1.對下列加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且貳於楚也 貳:從屬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擴張

C.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成功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侵損

12.下列加橫線的“之”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鄰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晉,何厭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13.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秦穆公聽了燭之武的話,不僅撤了兵,而且和鄭國訂立盟約,派兵駐守鄭國。

B.秦退兵後,晉臣子犯請求晉文公趕快攻打鄭國,但晉文公認為不可。

C.晉文公認為,沒有鄭文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國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矇蔽欺騙人家是不講仁義的。

D.晉文公還認為,喪失了人家所給予的恩賜是不明智的,用*代替和好,這也不算是武勇。

1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回答】

11.C

12.D

13.A

14.(1)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2)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解析】

11.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一定要在答題時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結合具體語境和上下文來理解。C濟:渡河。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於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分析:D.與例句都是助詞,的。A.主謂之間,取獨。B.主謂之間,取獨。C.賓語前置的標誌。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B.秦退兵後,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C.晉文公認為,沒有秦伯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國為君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是不講仁義的。D.晉文公還認為,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絡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絡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