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

練習題5.36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師必退                    師:*隊

B. 又欲肆其西封                封:邊邑

C. 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同“悅”,高興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假如)沒有

2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A. 君知其難也    B.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C. 失其所與,不知    D. 吾其還也

2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對雙方的力量對比,也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B. 文中佚之狐的話,既可看出他對燭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對秦、晉、楚三國形勢的深入分析。

C. 作為小國使臣,燭之武在說辭中巧妙表現出處處為秦國著想,步步深入,層層逼進,具有很強說服力。

D. 文章展現了燭之武在國家存亡之際不顧個人安危的品質,這正是左丘明秉承“春秋筆法”希望褒揚的精神。

【回答】

20.B

21.D

22.B

【解析】

2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理解能力。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考課內”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學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因此考生拿到考題時要運用聯想,聯想已學過的課文中的詞句。還有可以聯想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和成語,此外,還要注意古代漢語中通假字、偏義複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四種情況。文言文字音,要求學生對於常見的文言文字音能夠識記,記憶時可結合字詞意思進行。本題B項,封:名詞,疆界。

21.試題分析:本題題目是“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是考查學生文言文虛詞意義和用法推斷掌握能力。ABC三項中的“其”都是作代詞用,可以翻譯成,他,他們。D項的“其”表示祈使語氣,同時帶有商量的語氣,可以翻譯成“還是”。

2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作答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的題型,要對文言文的大意基本瞭解,然後,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資訊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等。做題時迴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後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對比對即能發現問題。本題B項,“又可以看出他對秦、晉、楚三國形勢的深入分析”說法不正確,從文中佚之狐的話,不能看出他秦、晉、楚三國形勢的深入分析。

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通常錯誤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因果不當,時間錯位,無中生有等。如該題B項就是無中生有。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