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22分)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

練習題3.2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22分)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22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晉*函陵     *:駐紮                  B.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損害             D.以亂易整,不武     武:威武

1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⑤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15.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燭之武高超的說服藝術的是(     )(3分)

①夜縋而出,見秦伯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③焉用亡鄭以陪鄰 ④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⑤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⑥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⑦秦伯說,與鄭人盟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⑤⑥⑦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形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不計個人恩怨,“夜縋而出”,求見秦伯,表現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

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住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

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加防範。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係瞭如指掌,並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他得以智退秦師的關鍵。

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

17.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3.D

14.A

15.B

16.C

17.

(1)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2)越過別的國家而把遠地當作邊邑,你知道是困難的。為什麼要用滅亡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

【解析】

13.

試題分析:D“武”應為“使用武力的道義準則,即武德”。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於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①③④助詞無義,②⑥結構助詞“的”,⑤代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①句是敘述燭之武出城見秦伯,⑦句是說秦伯,含此兩句的項排除。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6.

試題分析:C“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對,應是“晉曾經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絡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絡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