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恭敬”連用,表示態度溫順和藹。古時候,這兩個字卻各有側重,“敬”是內心修養,“恭...

練習題3.3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恭敬”連用,表示態度溫順和藹。古時候,這兩個字卻各有側重,“敬”是內心修養,“恭...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恭敬”連用,表示態度溫順和藹。古時候,這兩個字卻各有側重,“敬”是內心修養,“恭”則是這種修養的外在反映或者顯現。

先說“敬”。在儒學看來,人心(*)至善至妙,但是作為個體,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受到各種後天慾望、情緒的干擾,從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響、被遮掩。如何才能保*不失本*之真呢?也就是說如何才能保住個*且使之與集體意識一致呢?這就必須要持“敬”。朱熹曾說“主一無適之謂敬”,他所說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體事或物,而是具有豐富儒學內涵的哲學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為純真的人之天*。而“無適”並不是無所適從,而是持守專注,不起別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將全副心思用到對“道”的體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禮》中“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這兩句話解釋“敬”:拿一隻空杯子,也應該像拿一杯盛滿開水的杯子那樣;走進空無一人的房間裡,也要像走進有人的房間裡一樣。不能因為沒有開水,就掉以輕心,馬馬虎虎;也不能因為房間裡沒有人,而生輕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則,杯子會因大意而摔掉,心*也會因邪念而虧損。“敬”在日常實用當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說“恭”。所謂“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現。現代心理學已經揭示出,有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就必然會有相應的表情或身體語言表現出來。“敬”的內養,也無一例外地會表現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莊肅穆的樣子。宋明以來,道學家們往往方巾葛袍,嚴於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屍,立如齋”,透出來一股僵腐之氣,所謂“道貌岸然”,指的就是這種形象。在儒學統一的價值標準下培養出來的道學家,也有著統一的行為規範和言行舉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脫俗的必然產物,事實上它不僅扼殺了個*,而且也從根本上與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違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學走向僵化的標籤。

宋儒忽然從先秦經典裡找到一個“敬”來解釋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響。儒士們持敬的態度,跟僧侶日常的修為做早晚功課很是類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專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幾分類似。一般所謂“入定”指思緒不起,使慧心呈現;而持敬也是專心於一處,不作他想,以便內養充盈,真*流露,通於大道。若果真如此,那麼,宋儒重敬,還說明了另外一個儒佛融合的問題。不過,敬到底還有儒學**,因為敬時精神守持一處或專注某物,而“定”則打斷了與現實生活的一切束縛,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無”,這也許可以說是儒佛二教價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結果吧。

雖然“恭敬”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著很濃的封建**,甚至給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為內修的一種手段,恭敬要求個體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卻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時候,盛氣凌人總是給人留下壞印象,而且也損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溫厚和順給人親切感,這一點,卻是必須記住的。

(選自《傳統文化導論》)

8.下列對於“恭”“敬”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敬”強調內心修養,保持純真的天*,不起別念,其實就是理學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來儒學標準,強調人們要時刻端莊肅穆,不苟言笑;但難免趨向極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現,道學家的“道貌岸然”其實就是儒學創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敬”要求人們精神守持一處,或專注某物,從而實現個*舒展且與集體意識的統一。

9.從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主一無適之謂敬”,說明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人心(*)容易受到後天各種慾望的影響和矇蔽。

B.“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說明一個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損。

C.“儼然人望而畏之”,說明道學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從而達到修身養*,規範行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緒不起,慧心呈現,但後來被儒家借用,用來說明專心致志的益處。

10.下列不屬於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恭”與“敬”雖然在古代各有側重,有所區別,但是今天已經連用,表達相同的含義。

B.作者認為,宋朝時候“敬”的含義與先秦時代並不完全一致,這反映了儒學在時代變遷中的新發展。

C.作者認為,“恭敬”表示態度溫順和藹,雖然具有很濃的封建**,但是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D.作者認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準確意義,就會因為房間裡沒有人而掉以輕心,生出輕慢之心。

【回答】

8.C

9.B

10.D

【解析】

試題分析:

8.此題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可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到與“恭”“敬”相關的語段,然後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做出判斷取捨, C項,“道學家的‘道貌岸然’其實就是儒學創始人孔子要求的‘恭’”表述不正確,答題區間在第三段,“宋明以來,道學家們往往方巾葛袍,嚴於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屍,立如齋’,透出來一股僵腐之氣,所謂‘道貌岸然’,指的就是這種形象”等內容可判斷出道學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學的“恭”已是“貌合神離”。所以選C。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論述類文體閱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概念注意“答非所問”“內涵、外延不準”“誤劃類別”“張冠李戴”;判斷類注意“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強加因果”“強行推理”等錯誤。答題的關鍵是審清題幹、找準區位、對讀原文、尋找細微的差別。例如選項C就犯了誤劃類別的錯誤。

9.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A項,“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無據;C項,“道學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理解錯誤;D項,根據倒數第二段可知,“用來說明專心致志的益處”理解錯誤。所以選B。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閱讀題乾的設定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情境、設問角度和命題意圖。前兩者是顯*的,而後者是隱*的,但又是最關鍵的,審題時要通過分析前兩者把握命題意圖。資訊篩選的主要依據是題乾和文字。明確題幹要求後,就要回到文字上來,迅速找到篩選區域,找準與試題的選項對應的原句。將選項資訊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資訊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定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乾的選項。例如選A就犯了於文無依據的錯誤。

10.此題考查分析和推斷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段,然後根據文段中作者的觀點,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作者觀點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取捨,D項,分析和推斷錯誤,根據第二段可知,D項“因為房間裡沒有人……輕慢之心”是宋儒的觀點。所以選D。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資訊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例如本題選項D就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