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君子”作為*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著悠久的歷...

練習題1.35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君子”作為*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著悠久的歷...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君子”作為*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今天人們仍將“君子”作為人格美的典範。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統治者而言,自孔子後才成為主要以道德為標誌的理想人格。很多論著中都有這樣的解釋: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擁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論語》中,君子是有著幾乎完美人格的人,他們有著極高的內心修養,極好的行為準則。君子內心的人格修養來自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學習和思考是君子實現其人格理想、成為人格典範的前提和基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通過學習和思考,才能擁有自立於世的能力,擁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與廣闊視野。孔子重視學習儒家典籍,強調在*實踐中貫徹禮樂教化的原則,以實現儒家的社會理想。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表明,“詩”在孔子時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專案。正是通過學“詩”,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學意義上的價值——仁義,知禮。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質和名利,而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義。仁者,愛人;義者,宜也。但很多時候,人總要面臨仁義與利益的選擇。《里仁》篇對此表達了明確的看法:“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君子知禮,以禮來處理人與自身、他人、社會的關係。《論語》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禮節來表明君子好禮的品質。日常生活中,對祭祀禮儀的推崇與尊重最能表現君子好禮的品質。在周禮幾近消亡時,孔子的弟子問他是否可以結束一些祭祀儀式了,孔子表現得十分不捨。他難以割捨的不是禮的具體形式,而是禮所包含的精神導向作用。這不僅是對長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戀,更是對禮制下穩定、*的社會秩序的不捨。   無論君子在社會生活和*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君子”形象所承載的人生美學價值一直是幾千年來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範。君子在*知識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學多識,仁義知禮,德行高尚:有治國安邦之能;處下位不餒,居上位不驕。在道德和行為上,君子由內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終令人神往。當今時代,作為有知識有理想的一代人,我們仍然嚮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編自杜曉丹《論語》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1.下列關於“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一直以來都有把“君子”作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傳統;即使在今天,人們依然把它作為人格美的典範。 B.雖然“君子”曾經是指統治者,但根據諸多論著的解釋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擁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論語》中的“君子”,不僅有著極高的內心修養,而且有著極好的行為準則,所以他們有著幾近完美的人格。 D.“君子”要想實現自己的人格理想,成為人格典範,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思考,藉以提升內心的人格修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臺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只學習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學習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結合,才能擁有自立於世的能力和洞穿一切的眼光與視野。 B.君子和小人對待“義利”的態度明顯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種以“仁義”為核心的道德感,他們從不考慮物質和名利。

C.在孔子時期,“詩”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內容。體現君子人生美學意義上價值的仁義和知禮,正是通過學“詩”獲得的。 D.君子知禮好禮。與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禮節相比,日常生活中對祭祀禮儀的推崇與尊重更能表現君子好禮的品質。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富與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這是儒家在處理仁義與利益之間的矛盾時持有的鮮明態度。 B.在一些祭祀儀式的去留問題上,孔子並非難以割捨具體的形式,而是留戀長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捨禮制下穩定*的社會秩序。 C.幾千年來,“君子”形象承載的人生美學價值始終是*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範,這與君子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有關。 D.無論在道德上還是行為上,君子由內而外地不斷散發著人格魅力。在當今時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讓有知識、有理想的人為之神往。

【回答】

1.(3分)C 2.(3分)B 3.(3分)C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