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學術界,法家思想過去被看作...

練習題2.24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學術界,法家思想過去被看作...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學術界,法家思想過去被看作是*的,是被讚揚的;儒家思想則被看作是腐朽落後的。而近些年來,儒家和道家思想都得到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揚,法家思想卻被認定為代表封建*而被貶抑。這種片面思維無法讓我們切實地認識各家思想真正的價值和弊端。

    如何看待法家?我認為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從實際出發,就可以看到,法家思想最直接地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在春秋戰國那個大*、大戰亂的時代,必然醞釀著大變革。戰亂渴求和平,*需要統一;但和平不是祈求得來,統一又需要訴諸武力。儒家溫和的勸說無效,道家的放任不行,墨家的俠義又過於理想,於是只剩下變法圖強一條路。法家的主張完全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我認為在這一點上法家必須被肯定。

    如何遏制*,法家提出新的舉措且效果明顯。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到了東周以後諸侯割據,分封制嚴重削弱了*的權力,不利於日益龐大的王朝的穩固。既然制度已經過時,於是法家提出了廢除分封制而建立郡縣制的主張。

    要解決戰亂問題,法家主張用戰爭來解決戰爭問題,用*來制止*問題,儒家提出的德教、禮教,道家的無為而治,對於解決當時的戰亂問題,都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有用*來解決*問題,所以法家主張富國強兵。

    法家主張的變法在這一時期,極大提高了生產力,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鐵器使得深耕細作成為可能,人們有多餘的時間在井田之外開墾土地,這些土地越來越多,就成為私田,後來有的公田也轉換成私田,公田王有制變成了土地私有制。這樣的大變動,也促使一些原來處於下層的、權力微薄的富有新貴們(新興地主)起來爭奪權力,最終否定分封制,建立郡縣制。這種制度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如果沒有法家的推動,*君主官僚社會這樣長久、這樣富強是不可想象的。

    至於為什麼秦王朝運用法家思想治國卻失敗,這恰好說明法家思想的缺陷。秦朝統一後沒有采取與民休息的寬民之政,秦始皇又好大喜功,大動土木,修築長城、阿房宮和驪山墓,各種賦稅多倍增長。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遇到大雨,按照秦法延誤當斬,酷律所逼,人們沒有活路,只好起義。這是歷史的教訓,後來賈誼等人提出治國應施行儒法互補的方法,恰恰認識到了“天下是馬上得到的,但馬上可以治之乎?”的道理。

    當今社會,我們要建設法治社會,法家的法治精神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法家主張因時而立法,按照不同時代的不同情況來立法,不法古。儒家也好,道家也罷,他們都認為古代最好,現代不如古代。法家則認為,時代不同,思想和制度也不一樣,現代可以勝過古代。這樣的思想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此外,法家發揮了黃老之學,不否認萬事萬物的總法則是道,但在相同的道下事物的具體*質和規則又不同,那就是理。人行事要因循事物之理而不能主觀妄為。這樣的思想也是我們可以繼承的。

    當然,繼承法家思想的同時還要重視道德教化的問題。商鞅和韓非不重視道德教化。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吳起就主張既要有法,又要有德。《管子》中的法家也吸收了儒家的禮。單純強調法治而放棄道德教化是不行的。

               (選自許抗生《法家最直接地反映時代要求》,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術界過去認為法家思想是*的,後來則認為它是封建*的,從讚美到貶抑,都是對法家思想的片面認識。

    B.法家變法提高了生產力,推動了下層新貴的奪權鬥爭,促成分封制瓦解和郡縣制建立,為社會富強提供了基礎。

    C.正確看待法家的是非功過,需要結合當下實際,可以看出法家思想最直接反映戰國時代對於和平與統一的渴求。

    D.秦亡表明只有把嚴格的法律和寬民的政策相結合,*才能長治久安,因此賈誼等人提出儒法互補的治國策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面對動盪的時代,儒家的溫和,道家的放任,均非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只有法家的變法圖強才能改變大*、大戰亂的局面。

    B.當前我們既要繼承發揚法家因時立法、不法古人的思想,也要借鑑、學習儒家、道家行事要因循事物之理而不主觀妄為的思想。

    C.鐵器出現讓人們有更多時間開墾井田以外的土地,促進私田產生,加之後來有的公田轉為私田,最終導致公田王有向私有轉變。

    D.法家認為,要實現和平,靠德、禮、無為而治在當時效果都不明顯,只能以暴易暴。這就要增強自身實力,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周實行的分封制導致諸侯割據,嚴重削弱*權力和王朝穩固,法家提出的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的主張是遏制*的有效手段。

B.不重視道德教化是法家思想的缺陷,所以當前我們要主張法治,要吸收儒家的“德”和“禮”,不能單純強調法治而放棄道德教化。

C.儒家與道家都認為古代最好,現代不如古代。法家則認為時代不同,思想、制度亦異,現代可以勝過古代;這種思想我們應該繼承。

D.儘管法家思想有時代侷限,但它能加強制度建設,反映特定時代的要求,因此它不僅在歷史上有巨大貢獻,在現實中也有積極意義。

【回答】

  C(張冠李戴,“需要結合當下實際”表述不當,原文第二段是“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另外偷換概念,原文是“春秋戰國”,而非“戰國”。)

  B(故意曲解,“行事要因循事物之理而不主觀妄為”的思想也是法家的,不是儒家道家的)

  B(以偏概全,“不重視道德教化是法家思想的缺陷”錯,原文最後一段有“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吳起就主張既要有法,又要有德”。)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