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臨*仙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微雨燕雙飛...

練習題2.8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臨*仙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微雨燕雙飛...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

臨*仙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雲歸。

20.“落花人*,微雨燕雙飛”二句歷來為人稱道,請你簡要分析這兩句的妙處。

21.作者主要採用了哪兩種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的哀婉動人?請指出小蘋“琵琶弦上說相思”和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低眉信手續續*,說盡心中無限事”有何不同。

【回答】

20.(1)形象上,塑造了一個滿腹情思、煢煢孑立的落寞者的感人形象。(2)意境上,天上飛的情意繾綣、地上落的飄零傷懷、中間站的孤獨惆悵,營造了空寂悽美的意境。(3)從抒情方法看,情景交融。(4)從描寫方法看,對比鮮明(反襯、襯托亦可)。(5)從修辭看,對仗工整。(6)情感上:深沉蘊藉。(每點1分,任選5點即可)

21.手法:借景抒情、虛實結合(或聯想想象)。(2分)(答對比、反襯、襯托、比喻、對偶等,給1分,直抒胸臆不給分)不同:小蘋傾訴的是對作者的鐘情愛慕,深切纏綿。(2分)琵琶女訴說的是自己的遭遇、心中的怨恨等,深沉凝重。(2分)

【解析】

20.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落花人*,微雨燕雙飛’二句歷來為人稱道,請你簡要分析這兩句的妙處”,這是考查考生詩句鑑賞詩句的能力,該以手法為主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這兩句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裡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本是極清美的景*,在本詞中,卻象徵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後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蕩氣迴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悽豔絕倫的意境。

【考點定位】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這是考查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在古詩鑑賞中,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徵、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託物言志)這是詩詞考核鑑賞的重點,再次強調答題要領:內容(寫什麼)、方法(怎麼寫,也就是表達技巧)、效果(怎麼樣)。(注意:這三者的順序可以按需要倒換,但答題時不可缺漏。)考生在具體答題時要結合詩句內容分析。例如本詩中就運用了用襯托和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空寂悽美的意境和滿腹情思、煢煢孑立的落寞者的感人形象,情感深沉蘊藉。考生答題時要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不可只背術語。

21.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作者主要採用了哪兩種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的哀婉動人?請指出小蘋‘琵琶弦上說相思’和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低眉信手續續*,說盡心中無限事’有何不同。”,題幹明確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和人物情感。首先分析手法,要結合詩句內容。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後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運用了借景抒情、虛實結合(或聯想想象)的手法來表達感情。比較兩個人物情感的不同,就要從詩句入手,“琵琶弦上說相思”傾訴的是對作者的鐘情愛慕,深切纏綿。“低眉信手續續*,說盡心中無限事”訴說的是自己的遭遇、心中的怨恨等,深沉凝重。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絡,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詩歌的虛與實,通常包括四種內涵:1.實,指詩人描寫刻畫的實體形象;虛,指實體形象所暗示出來的空白形象。2.實,指客觀有形的物象;虛,指主觀的無形活動。3.實,指具體描繪;虛,指抽象的議論。4.實,指眼底景象;虛,指意中景物。例如,本首詩歌中“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落花人*,微雨燕雙飛”是實,“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雲歸”是虛。總之,眼見為實,心想為虛;已然為實,未然為虛;身臨其境,仰觀俯察為實,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為虛。又如*的《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實景;“須晴日,看紅裝素裹”是虛景。又如《卜算子•詠梅》:“已是懸崖百丈*,猶有花枝俏”是實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是虛景。他老人家詩詞中的虛景多數是未然的圖景。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