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題目。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姜夔【宋】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

練習題3.3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題目。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姜夔【宋】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題目。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姜夔【宋】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

鷗去昔遊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①。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註釋】①:斷魂啼:據任昉《述異記》,帝舜南巡,死於九疑並葬於此,其二妃娥皇、女英聞訊奔喪,痛哭於湘水之濱,傳說他們的眼淚染竹而成斑。後二人投湘水而死。

15.詞的下片“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請簡要賞析。

16.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全詞加以賞析。

【回答】

15.運用了湘妃的典故,以娥皇、女英對舜帝之相思,比作戀人對己之相思借斑竹暗喻紅梅,以側筆刻畫,更顯詞人的眷戀之情。

16.全詞以詠梅為題,塑造了一位在湘水邊徘徊許久,看見*畔的梅花,不禁深深地思念心上人的詞人形象。這首詞名為詠梅,實為懷人。上片側重寫景,塑造了充滿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紅梅形象;下片側重抒情,詞人因今思昔,在感慨物是人非中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

【解析】

15.

試題分析:題幹 “詞的下片‘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請簡要賞析”,這是考查考生詩句鑑賞詩句藝術手法的能力,該以手法為主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這一句運用了湘妃的典故,以娥皇、女英對舜帝之相思,比作戀人對己之相思。借斑竹暗喻紅梅,以側筆刻畫,更顯詞人的眷戀之情。

【考點定位】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這是考查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在古詩鑑賞中,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徵、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託物言志)這是詩詞考核鑑賞的重點,再次強調答題要領:內容(寫什麼)、方法(怎麼寫,也就是表達技巧)、效果(怎麼樣)。(注意:這三者的順序可以按需要倒換,但答題時不可缺漏。)考生在具體答題時要結合詩句內容分析。例如本詩中就運用了用典的藝術手法,考生答題時要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不可只背術語

1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全詞加以賞析。”本題考查詩詞中人物形象。學生賞析詩歌時,要具備一定的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要能知人論世。賞析作者的形象,一定要回到原詩中抓住概述詩人生平經歷或形象的句子。比如“繞” “斜橫” “愁漪” “歸”“相思”。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中的形象是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人物、景*、事物(後兩種合稱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詩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內在的精神形象。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於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敘事詩或有敘事成分的詩多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抒情詩大多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遊無極的形象。★人物形象的分類: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陸游《書憤》等)。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夜歸鹿門歌》等)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陳子昂《等幽州臺歌》陸游《書憤》等)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棄疾的詩詞《示兒》《破陣子》《京口北古亭懷古》)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涼州詞》《出塞》《兵車行》等)8.愛恨情長的形象。(柳永《雨霖鈴》)★人物形象鑑賞題的一般問法:詩歌刻畫了一個什麼人物形象或者概括詩歌中人物形象的特點。★大體的一般格式:(1)本詩刻畫了一個什麼什麼的人物形象(特點加身份)(2)例舉特點後點明身份。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