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雀,豈非可惜?況人之*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

練習題8.19K

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雀,豈非可惜?況人之*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雀,豈非可惜?況人之*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納,乃是不惜*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雀,何況*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臣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實可為笑。

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厚,一年所得,其數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 此豈是解愛財物?規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雲:“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固非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逕,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

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寧,自身常得歡樂。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此言可為深誡。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苟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古人云:“鳥棲於林,猶恐其不高,復巢於木末;魚藏於水,猶恐其不深,複穴於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祿,當須履忠正,蹈公清,則無災害,長守富貴矣。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節選自《貞觀政要•貪鄙》)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以博財物耶                       博:增加

B.祿秩優厚                           秩:品級

C.規小得而大失者也                   規:謀求

D.事覺自死                           覺:敗露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皆不能以此道求榮                   焉用亡鄭以陪鄰  

B.昔公儀休*嗜魚,而不受人魚         因人之力而敝之    

C.賢者多財損其志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猶恐其不高,復巢於木末             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明珠*雀為喻,說明人不能“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貪圖身外之物,而招來殺身之禍。

B.文章用“公儀休不受人魚”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規小得而大失”。

C.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後代感到榮耀。

D.文章最後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祿”的官員們做到“履忠正,蹈公清”,這樣才能避免災害、長保富貴。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

18.翻譯:

①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

②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回答】

14.A

15.B

16.D

17. 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

18.①況且作為國君,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子,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②然而使自身陷於災禍的,都是為了貪求財利,和那魚鳥有什麼區別呢?

【解析】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可以結合語境理解選項的意思,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理解,如原文“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雀,何況*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這句話是說“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可用來*擊麻雀,何況人的*命如此寶貴,哪能用來換取財物呢?”可見“博”應譯為“換取、討取”之意。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首先要積累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然後進行語法切入或語境推斷。如B項兩個“而”,都表示轉折意思;A項,前一個“以”為介詞“用”,後一個“以”為連詞“來”,表順承關係;C項,前一個“其”為人稱代詞“他們的”,後一個“其”為指示代詞“那”;D項,前一個“於”為介詞“在”,後一個“於”為介詞“被”。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

試題分析: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對原文中關鍵細節的理解。C項“文章最後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戒”與原文不符,原文“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指的是:鳥、魚被人捕獲皆因貪餌。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瞭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本題可以按照實詞斷句法,即在讀懂全文,瞭解所點斷文章的大致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先斷開能斷的句子。如:地名、人名、國名等(蜀人、蜀王、蜀、秦師、蜀國),動詞“見、便、發”等。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8.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關鍵字①“為”,作為,“喪”,使……滅亡,“亡”,使……喪身;②“陷”,使……陷,“與夫……何以異”,和那……有什麼區別。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文言文翻譯】

貞觀初,太宗對侍臣說:“人有明珠,沒有不視之寶貴的,如果用來*擊麻雀,這不是很可惜嗎?況且人的*命比明珠還珍貴,見了金錢財帛連法網也不怕了,就敢直接接受賄賂,這是不珍惜*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可用來*擊麻雀,何況人的*命如此寶貴,哪能用來換取財物呢?你們如果能都努力忠誠正直,益國利人,這樣官爵就會馬上來到。如果不能以這種方法來追求榮華,竟然敢接受財物,等到貪贓納賄的事敗露的時候,其*命也要滅亡了,實在是可笑的事。帝王也是這樣,如果縱情放縱逸樂,勞役無度,信任重用小人,疏遠忠誠正直的人,有此一樣,哪能不滅亡?隋煬帝奢侈反而自認為聖賢,結果死於匹夫之手,也是可笑的。”

貞觀二年,太宗對侍臣說:“朕曾說過貪財的人卻並不懂得愛財。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員,俸祿優厚,一年所得的數目很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財物賄賂,也不過數萬,一旦事情敗露,官職俸祿都被削奪,這豈是懂得愛財?這是因小而失大。以前的公儀休生*喜愛吃魚,但他從不接受別人 送的魚,所以他能長久的吃到魚。並且做君主的貪,必喪其國;為臣的貪,必亡其身。《詩經》雲:‘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大風颳得很猛,貪人敗壞族類。是說一人貪會貽害很多人。)’這確實不是妄言。以前的秦惠王要*蜀國,但不知道道路,於是刻了五頭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後面。蜀人看見後,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個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國,道路出現了,秦*跟隨其後而攻打了蜀國,蜀國於是就滅亡了。漢朝的大司農田延年貪贓納賄三千萬,事發後自刎而死。類似這樣的事,怎能數得過來!朕今天以蜀王作為借鑑,你們需要以田延年作為前車之鑑。

貞觀四年,太宗對公卿說:“朕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但 憂念愛惜百姓,也想讓你們能夠長守富貴。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長久以來小心謹慎以敬畏天地。你們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總是像朕敬畏天地那樣,這樣不但百姓安寧,自己也可常得快樂。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這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不但是破壞國法,傷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懷恐懼呢?恐懼多了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的。大丈夫豈能為了貪求財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命,使子孫總是蒙受羞恥呢?你們應當深刻地思考這些話。”

貞觀十六年,太宗謂侍臣說:“古人說:‘飛鳥棲息於樹林,唯恐樹木不高,所以築巢於樹木的頂端;魚藏於水中,唯恐水不深,所以穴居於水底洞穴中。然而能被人們所捕獲的,都是因為貪餌的原故。’現在大臣受任命,居高位,食厚祿,應當要履行忠誠正直,遵 循清廉無私,這樣 才能沒有災禍,長守富貴啊!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所召。’那些以身犯法的,都是因為貪圖財利,這與那些魚鳥有甚麼不同呢?你們應當好好想想這些話,作為借鑑和告誡。”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