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短文,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①美與審美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自然美作為一種特定的美的形態,當然也...

練習題8.37K

問題詳情:

閱讀短文,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①美與審美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自然美作為一種特定的美的形態,當然也...

閱讀短文,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


①美與審美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自然美作為一種特定的美的形態,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對自然美的研究,就必須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入手。


②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種關係,支配著自然,改造著自然,並最終使自然能為“我”所用。在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以前,這種關係顯然是不可能存在的。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麼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對於動物來說,它對於他物的關係不是作為關係存在的。”並且,在人類剛剛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時候,自然界對於人類的“為我”關係,也未能立即形成。誠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類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係完全像動物同它的關係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於它的權力。”這種服從與依賴的關係,無法體現人的本質力量對物件的支配、改造,因而它實際上還不能算作真正的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物不可能成為顯現人的本質力量的物件,也就談不上“美”。


③通過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實踐活動,自然界與人類的社會生活發生了日益密切和廣泛的關係。原來對人類有害或者與人類無關的自然物,轉而成為有益的或是有關的了。自在的客觀自然界,變成了“為我”的物件。於是,自然界就打上了人的本質力量的烙印,具備了使人從中實現本質力量自我關照的審美特點。馬克思說:“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因此,勞動的物件是人類生活的物件化:人不僅象在意識中那樣理智地復現自己,而且能動地、現實地復現自己,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


(《美學基本原理》節錄)


5.短文第二段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指的是(3分)


A.人類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自然的支配、改造、利用的關係


B.自然界與人類的社會生活發生的日益密切和廣泛的聯絡


C.指自然界與人類的相互服從與依賴的關係


D.指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支配和改造關係


6.根據文意,給“審美”一詞下定義,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審美”就是人們對本質力量的自我關照的行為


B.“審美”就是人們對美的一種看法


C.“審美”就是人們觀察體味美的內涵的過程


D.“審美”就是人們對自我力量的一種關照的行為


7.依據文意,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們眼前的自然物,有些可以作為審美物件,有些則還不能


B.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人與自然界是有著日益密切的聯絡的


C.自然美不是客觀的,而是人們在支配改造自然的活動中產生的


D.因為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有著“為我”的成分,所以,審美活動便包含了“自私”的因素

【回答】

5.A   6. A   7.C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