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血脈中的回聲*子我的祖父是一個愛讀《三國演義》的人。他是一個略識文字的農民,讀過...

練習題3.3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血脈中的回聲*子我的祖父是一個愛讀《三國演義》的人。他是一個略識文字的農民,讀過...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血脈中的回聲

* 子

我的祖父是一個愛讀《三國演義》的人。

他是一個略識文字的農民,讀過幾年私塾。可是後來,卻成了一個鄉村屠戶,一個與時局毫無關聯的鄉村手藝人。

從*一直是祖父的夢想,可祖父卻沒有做成*人。他曾經兩次投奔*營。第一次,他走到紅*正在招兵買馬的鎮上,還穿了幾天*服,可還沒有走上戰場,身體一直像牛一般壯實的祖父竟然莫名其妙地生了一場大病,於是他被送回了故鄉。第二次,祖父走了幾十里路去投奔紅*,可正遇上*營已招滿了人,花光了盤纏的祖父無奈,只好返回故鄉。從此,祖父娶妻生子,種地殺豬,終老故鄉。

參*的夢想破滅後,祖父託人買了一套《三國演義》,花了三塊半銀圓。這對他來說,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至今依然活著的祖母每說到這事就憤憤然:“這老棺材!”

遙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下,年輕的祖父勞作之餘,從床上披衣坐起,拿起其中的一卷,小心開啟昨夜摺疊的地方,又開始了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滿紙的烽煙四起,而深夜展讀的祖父如坐擁*山的君王,所有的文字都化為英雄和美人,城池和兵馬,**劍戟和時運玄機……身邊的祖母在睡夢中發出了一聲不滿的嘟囔,而祖父用手沾了點兒口水,把書翻到了另一頁。窗外天*微明,而祖父依然沉浸於掌上的春秋,毫無睡意……

這個滿懷凌雲壯志卻時運不濟的年輕農民,現實中未竟的夢想在書中得以一一實現。憑著一套《三國演義》,祖父的平凡生活變得無比生動起來。我彷彿看見燈光下祖父嘴角毫不自知的笑意,他滿是血絲的眼睛變得無比明亮。

而現實中命運對祖父的捉弄遠沒有結束。“文化大*”爆發,太祖父被定為“地主”,不多久就氣絕身亡,而祖父則被五花大綁,跪倒在全村人的面前。帶刺的篾片,一次又一次抽打在他被剝光了衣服的脊背上。周圍呼聲震天,而祖父一言不發。人們突然發現,當年那個血*漢子,瞬間變成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可憐蟲。

祖父對所有人的辱罵都逆來順受,哪怕對三歲的孩子都笑臉相迎。就這樣,祖父隱忍地活著。而此時,唯一能給祖父帶來安慰的,恐怕就是他年輕時日日閱讀的《三國演義》。聽祖母講,他有時整夜整夜地閱讀《三國演義》。

風吹動著眼前的煤油燈,燈光危險搖盪。床前祖父的身影沉重如山,他被鞭打過的脊背隱隱作痛。他把頭再一次埋進《三國演義》的紙頁中。在祖母的描述中,祖父一直沉默寡言。

終於在七十年代末,祖父把全家帶到了安全地帶。

經過了長達十數年的忍氣吞聲,祖父晚年的脾氣變得暴烈無比。他的意識裡似乎總有一個遠比他強大的對手,他想將其打敗,卻根本看不見對手到底在哪裡。他的焦躁和暴烈即由此而來。但祖父疼我,他面對我時的眼神裡總是充滿了難得的慈愛。他還給我講《三國演義》,“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持蛇矛,立馬於橋上,厲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個個平常的夜晚在祖父拿腔拿調的聲音中陡然變得充滿懸念,意味深長。黑夜之中,聽著祖父的鼾聲,我大睜著眼睛,對遙遠的歷史,充滿了嚮往。

……

幾年前,我在老家的櫃子裡翻出了剩下的六本《三國演義》。我雙手捧著這六本《三國演義》,就像捧著一件聖器,一件傳世的珍寶。

曾經幾次差點夢見祖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身材依然魁梧彪悍,正向前疾步行走,正是我少年時見到的模樣。我在夢裡拼命喊他,而他總不肯轉身。我的喊叫聲越發凌厲,彷彿裂帛,可祖父越走越遠,轉瞬不見。在夢裡我絕望地哭了。醒來,滿臉全是淚水。

今夜,我又想起了我的祖父。我小心翼翼、鄭重其事地翻開這六本《三國演義》,以此感應祖父的魂魄,在字裡行間尋找他輾轉的軌跡。

祖父——

我輕輕地喚了一聲。我頓時聽見了我的血脈中傳來巨大的迴應聲。

(原文有刪改)

【相關連結】

*子:“*西散文三騎士”之一,此文獲第五屆老舍散文獎。

7.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

A.作者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回憶了祖父與《三國演義》相伴的一生,在作者的情感世界裡,《三國演義》與祖父幾乎融為一體。

B.文中展現了祖父的人生波折,也展示出時代的變遷。作者說祖父是“一個與時局毫無關聯的鄉村手藝人”,言語間充滿了對祖父的同情。

C.對祖父花三塊半銀圓買一套《三國演義》的行為,祖母罵他“老棺材”,可以看出祖母的氣憤與無知。

D.作者兩次寫了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情形,兩次都運用環境描寫襯托出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如痴如醉。

E.本文敘述冷靜而真實,描寫細膩,“原生態”地再現了祖父的生活,反映了社會程序中人物的真實處境和生命狀態。

8.“我”的祖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請作具體分析。

9.有人認為本文的標題應改為“《三國演義》之祭”,也有人認為還是原標題好,請談談你的認識。

【回答】

7.答A給3分,答E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

8.①有血*,有夢想:肖像上如古籍裡的壯士,酷愛充滿英雄氣概的《三國演義》,兩次投*,投*不成後又在《三國演義》的世界中實現參*的夢想。②*格堅忍,具有責任心:“*”中為了家庭,一改往日的血*而逆來順受。③晚年*情暴烈但疼愛孫兒。(每點2分,任答2點給滿分)

9.(示例一)改為“《三國演義》之祭”更合適。理由:①從文字內容上看,本文主要寫祖父讀《三國演義》,為“我”講《三國演義》,而“我”捧起《三國演義》思念祖父。②從結構上看,這套《三國演義》與祖父的人生變化密不可分,見*了祖父的一生,也是本文的行文線索。③從情感上看,在“我”看來這套《三國演義》裡珍藏著祖父的氣息、精神、魂魄,甚至屈辱,是“我”思念祖父的情感寄託物。

(示例二)“血脈中的回聲”做標題更合適。理由:①從標題內涵與情感上看,“血脈中的回聲”是“我”對祖父的呼喚,這種呼吸回蕩在“我”與祖父的血脈親情中,表現了“我”對祖父的思念之切。②從結構上看,此標題與結構相互照應,使結構更加嚴謹。

【解析】

7.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屬於綜合考查文學尖文字的基本體裁特徵。考查內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作品主旨,小說的語言,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做此類題須細心和耐心,結合選項具體分析。仔細閱讀選項,然後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理解後和選項加以比對,看看是否有出入。B項,以偏概全,“言語間充滿對祖父的同情”錯,同時“也有對時運弄人的感慨與無奈”。C項,“無知”錯,文中沒有相關敘述,屬無中生有;D項,“兩次都運用環境描寫襯托出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如痴如醉”錯,第二次運用環境的*沉襯托祖父內心的無限苦楚。

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題時,要注意解讀題乾的要求,如果是“概括”人物*格,那麼考生只要根據文章對人物的描寫,用揭示人物*格的形容詞或動詞短語進行概括即可;如果是“分析”人物*格,那麼考生既要概括*格特點,還要用簡明扼要的具體描寫或事例加以佐*。本文描寫祖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肖像描寫;二是祖父的事例;三是直接講祖父的*格特點,如暴烈與慈愛。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9.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這類探究題的基本思路:從內容、結構、人物、主旨等方面入手,結合文字進行分析。此題要求分析文章標題的恰當*,考生答題時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從標題的作用來看,主要考慮其是否能夠統領全文,或點明主旨;從文字內容與結構方面來看,主要考慮其與內容的融合*,情節發展是否圍繞標題而展開等。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