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翻譯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文學翻譯則是各國文學交流的媒介。在人類歷...

練習題1.3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翻譯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文學翻譯則是各國文學交流的媒介。在人類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翻譯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文學翻譯則是各國文學交流的媒介。在人類歷史上,世界各國文化中產生了許多優秀文學作品,它們是世界文學的瑰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然而,各國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差異成為各國文學交流的障礙。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各國文學必然匯入世界文學的洪流中,文學翻譯因此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文學史上,世界範圍的文學運動都離不開翻譯的媒介作用。13世紀首先在義大利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後來不斷被翻譯介紹到英、法、德、西班牙等國家,產生了遍及全歐的文藝復興運動。“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也是從翻譯介紹國外文化思想、文藝作品開始的。*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創造出*現代的新文化。

在西方,翻譯通常被看作是一種“創造*叛逆”。這種說法源自義大利語,在意文中,“譯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發音接近,因此“譯者”常被誤指為“叛逆者”。這個詼諧的說法恰好指明瞭翻譯的本質:既不是斷然拒絕,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種再創造的藝術。

關於“創造*叛逆”這個術語,法國文學社會學家埃斯卡皮教授在《文學的社會學》中解釋道:“為什麼是‘叛逆’的呢?因為翻譯使作品進入設想以外的語言學組織。為什麼是‘創造*’的呢?因為翻譯使作品產生了與更為廣泛的讀者進行新的文學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於新的現實之中。再者,翻譯不僅使作品永存,而且使作品獲得了第二生命。”我們說,作品從一種語言組織進入另一種語言組織,必然要產生不同於原作的某些因素;而另一方面,原作中的某些因素是無法全部轉換到另一種語言中去的,因此,在翻譯中往往要失去一些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譯作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忠於原作而成為原作的複製品,因而它是一宗“叛逆”;但它由於進入了一種新的語言組織而增加了新的因素,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譯者的理解、風格等個人**,因而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創造*”。所以說,翻譯是一種再創造的藝術。

如果說譯者翻譯原作是一個“創造*叛逆”的過程,那麼,讀者閱讀譯作,又經歷了一個“創造*叛逆”的過程,可謂雙重的“創造*叛逆”。換言之,不管多麼準確的譯文,它們都會以譯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讀者閱讀、理解和接受著。英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和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前者原為一部哲理諷刺小說,現在卻已成為世界各國少年兒童所喜愛的讀物;後者本是對友人子女講的兒童讀物,現在卻吸引了許多成年讀者和批評家。這是作品命運轉變的典型例*,主要歸因於社會、歷史和文化情況不同。對這些創造*叛逆,作者應予以尊重,甚至應致以謝意,因為它延長了作品的生命力,擴大了讀者的範圍。

(節選自劉獻彪《簡明比較文學教程》,有改動)

6.關於翻譯的媒介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翻譯是各國文學交流的媒介,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藉此步入文學瑰寶行列,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

B.翻譯不僅促進了各國文學的交流,而且促成了世界範圍的文學運動,如全歐的文藝復興運動、*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等。

C.離開翻譯,各國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差異問題就難以解決,就不能實現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

D.*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在翻譯介紹國外文化思想及文藝作品的過程中,創造出*現代新文化。

7.對“翻譯被看作是‘創造*叛逆’”的認識,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譯者”被誤指為“叛逆者”,是以一種比較詼諧的說法指明瞭翻譯的本質,即不拒絕,不照搬,是一種再創造的藝術。

B.“叛逆”是指翻譯使作品從一種語言組織進入另一種語言組織,產生了不同於原作的某些因素。

C.“創造*”指翻譯使作品置於新的現實中,與更為廣泛的讀者進行新的交流,使作品獲得第二生命。

D.譯作做不到百分之百忠於原作,它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譯者的理解、風格等個人**,因此譯作往往就成為譯者的再創造藝術。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世界範圍的文學交流、文學運動都離不開翻譯的媒介作用,翻譯對於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B.從原作到譯作到讀者理解的作品,會經歷雙重的“創造*叛逆”,對此,作者應予以尊重,因為它延長了作品的生命力。

C.閱讀中之所以會出現二度“創造*叛逆”,是因為讀者會因所處的社會、文化等情況不同而產生對作品的新的理解。

D.《格列佛遊記》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這兩個例子說明,閱讀者所理解的作品有時會背離了創作者的初衷,這與譯者的翻譯方式有很大關係。

【回答】

6.B(A.轉化失誤,錯在“藉此步入……”。C.絕對化,誇大了翻譯的作用。D.張冠李戴,並非“*現代文學的開拓者翻譯介紹……”。)

7.C(原文為“使作品產生了與更為廣泛的讀者進行新的文學交流的可能”。)

8.D(這兩個例子意在說明:不管多麼準確的譯文,它們都會以譯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讀者閱讀、理解和接受著。錯在“這與譯者的翻譯方式有很大關係”。)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