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題。(12分)*: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

練習題9.35K

問題詳情: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題。(12分)*: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題。(12分)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乙: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飢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21. 請用“/”為下面兩個句子標明朗讀停頓。(2分)

(1)今 為 所 識 窮 乏 者 得 我 而 為 之

(2)黔 敖 為 食 於

2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乞人不屑也

(2)以待飢者而食之

(3)所識窮之者得我與

(4)黔敖左奉食,右執飲

23. 翻譯下面兩個句子。(3分)

(1)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24.*、乙兩段文字共同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聯絡生活談談你讀後的感受。(3分)

25. 作為繼孔子之後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請根據自己的積累,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在本文中取)。(2分)


【回答】

21(1)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2)黔敖/為食於路

22(1)認為值得(或願意接受)(2)表承接的連詞(3)“得”同“德”,感激恩德(4)飲用的水

23(1)對於優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它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麼這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2)(黔敖)趕上去道歉。他仍然不吃,終於餓死了!

24要舍利取義。舍利取義,是我們做人的準則,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在面對金錢誘惑和人格尊嚴這兩種選擇時,我們應選擇後者。

25①生於憂患,死於*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識點:公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