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

練習題1.77W

問題詳情: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為養②。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廩丘:地名。②養:供養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丘。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不當的一項是

A、蹴爾而與之(用腳踢 )           B、鄉為身死而不受(同“向”,從前。)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到)        D、令弟子趣駕,辭而行(辭別)

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A.蹴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B.鄉為身死而不受        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C.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義不殺少而殺眾

  D.景公未之以行而賜之廩丘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

對【*】【乙】兩段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文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對比論*方法,其作用是論*了捨生取義的觀點

  B.孔子為什麼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之地呢?用文段【*】中的語句回答就是:“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C.【乙】段文字可以作為道理論據來論*“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這一觀點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一句朗讀停頓不正確。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 1)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

作為繼孔子之後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請根據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2分)

   

【回答】

C(應為“感激”) 11、D  12、C

(1)、萬鐘的俸祿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那麼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

(2)、我只聽說,君子應當有功勞而受祿。

a.生於憂患,死於*。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識點:公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