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6小題,2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練習題2.55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6小題,2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6小題,2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8.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

A.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B.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C.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D.秦王還柱而走

9.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     )(3分)

A.以其所奉*囊提軻            提:擲擊

B.荊軻廢                      廢:倒下

C.函封,燕王拜送於庭          函:用匣子裝

D.秦武陽*變振恐,群臣怪之    怪:認為……奇怪

10.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擊築:築是*古代傳統絃樂器,形似琴,有十三絃,弦下有柱。起源於楚地,其聲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時廣為流傳。

B.九賓:九賓是我國古代外交上最為隆重的禮節,有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司儀施禮,並延引上殿。

C.箕踞:坐在地上,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是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

D.變徵、羽聲: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宮聲、商聲、角聲、變徵、羽聲

12.易水訣別的描寫烘托了慷慨悲壯的氣氛。寫荊軻“終以不顧”,意在表現他(  )(3分)

A  雖然內心激動,但不作女兒態。

B  不忍心看“士皆垂淚而泣”的場面。

C  懷恨太子丹疑心他有悔改,故忿忿而走。

D  意志堅定,態度堅決,義無返顧。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首揕之。(5分) 

【回答】

A    9、C用匣子    10、B    11、D是徵,不是變徵      12、D

①句式1分,“白衣冠”1分,大意3分;②“把”“揕”各1分,大意3分。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