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秦樓月  向子①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可堪更近乾...

練習題1.4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秦樓月  向子①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可堪更近乾...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小題。

秦樓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

可堪更近乾龍節②,眼中淚盡空啼血。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中原盡失,向子就生活在這個時期。②古人以“乾龍”喻帝王。乾龍節,指宋欽宗生日。2.故園:向子於政和年間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陽縣),此處即指宛丘居所。

②乾龍節:古人以“乾龍”喻帝王。乾龍節,指宋欽宗生日。

20.“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一句中“曉風殘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詞中的名句,但意象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試指出兩首詞中“曉風殘月”表現的不同的情感內涵。

21.試從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賞析詞的上片。

【回答】

20.柳永《雨霖鈴》中表現的是離別的愁苦,而本詞中表現的是因國破家亡而產生的故國之思。

21.“故園目斷傷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達了登高遙望北方故國,而故國卻不可見的悲傷痛苦之情;“無邊煙水,無窮山*”是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迷離的煙水,朦朧的山*,表達了詩人滿腹的惆悵和悠遠的悲傷。

【解析】

20.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試指出兩首詞中‘曉風殘月’表現的不同的情感內涵”,這是比較閱讀,比較的點是“情感內涵”。該題考查的是詩歌鑑賞中最常見的題目。其實,涉及兩個問題:詩歌的意象及其意義。*古典詩歌意象所表達的意義有其約定*的特點,什麼樣的意象寄於什麼樣思想情感有一定約定*,這也是古代詩歌發展過程中長期形成的一種文化認同,不同時代的詩人或同一時代的不同詩人約定俗成了同一事物差不多的特定的形象意義,但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特定的語境還是界定了同一意象的不同意義,這也詩歌鑑賞的一般規律。但還是有不少考生居然沒有搞清楚《雨霖鈴?寒蟬悽切》中“曉風殘月”的具體情感內涵。本詞只要結合註釋,情感內涵是很容易準確把握的。詞人由人的“空啼血”聯想到自然界的子規,感情又進一層。按《秦樓月》詞調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來,並非是語句的簡單重複,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詞人因情設景,以“子規聲外,曉風殘月”這樣淒厲蕭索的意境結束全詞。子規即杜鵑鳥。子規啼血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李山甫《聞子規》:“斷腸思故國,啼血濺芳枝。”“曉風殘月”,是柳永《雨霖鈴》詞中的名句。這首詞雖是移用,但詞人顯然對“杜鵑啼血”內涵進行了改造。此詞中它表現的已不是離別的愁苦,而是因國破家亡而生的故國之思了。“子規聲外,曉風殘月”,是因情而設景,也就是王國維所謂“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的“有我之境”。它以豐富的內蘊,傳達出詞人心中的無限哀怨,撞擊著讀者的心扉。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後面的註解。對於本題,考生只要抓住註釋,詩歌的情感就不難把握。

21.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試從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賞析詞的上片”。雖然題目要求是“賞析”,但還是對“表達技巧”的賞析。抒情手法主要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詞的上片就五小句,仔細讀還是能夠區分出來的。所以文學作品閱讀試題的解答的關鍵還是要讀懂作品本身。但還是有不少考生沒有搞清楚抒情手法的具體內容,居然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混同了。起首“芳菲歇”三字,寫春光消逝景象,似實而虛。因為詞人並非吟詠節序,抒發一般的傷春傷別情懷,所以下面不再展開對景*的描繪。當此春末夏初時節,縈繞詞人心間的是什麼呢?是“故園目斷傷心切”。這句中“故園”可作家鄉解,但向子諲家*西臨*,並未淪落於金人之手,這裡顯然是指失去的國土。詞人登高遙望北方故國,而故國不可見,對於一個胸懷愛國之情的南渡詞人來說,怎能不悲傷痛苦呢?這一句,是詞人內心感情的直捷表露。但如果任憑感情的驅使,沿此思路寫下去,就未免有一瀉無餘之病了。詞是吟詠*惰的,但最好是訴諸具體的事物。至此,詞人筆鋒一轉,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轉寫景:“無邊煙水,無窮山*。”詞人眼中所見,唯有迷離的煙水,朦朧的山*。這一景象,既是“故園目斷”含義的豐富和擴充套件,又使“傷心切”這一心理活動形象化;同時,無邊無際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處地隱隱傳達出詞人此時此地情感的悠遠的惆悵。所以,讀至此,讀者簡直分不清詞人是寫景呢,還是抒情。景與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於物顯”(王夫之語),正是“無邊煙水,無窮山*”的妙處。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答此類題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現手法,表現手法,也就是藝術手法,即表達技巧,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慮:表達方式—敘事,議論,描寫(細節、動靜、虛實、正側、白描、場景、襯托),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寫作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象徵、聯想、想象、比興、化用典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以及情景關係(觸景生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哀景襯哀情);結構技巧—抑揚、卒章顯志。②明確詩中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③結合詩句闡釋是如何使用這種表手法的。④闡明此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即對塑造人物形象,表情達意的作用。對於本題,其實是考查抒情的方式。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