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材料,完成各題。(10分)餘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入於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

練習題7.1K

問題詳情:

閱讀材料,完成各題。(10分)餘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入於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

閱讀材料,完成各題。(10分)

餘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入於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無所用於世,往往能自強以求別於後世,而其名卒不廢焉。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小人者耳復何議於彼哉?

(選自《讀柳宗元傳》)

6.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4處)(4分)

7.《讀柳宗元傳》的作者是被列寧譽為“*十一世紀改革家”的北宋傑出的*家、思想家、文學家         (限填人名);柳宗元與韓愈一起倡導了一場文體改革運動叫做          (2分)

8.下列有關“八司馬”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王叔文為連州司馬             B.柳宗元為永州司馬

C.韋執誼為崖州司馬             D.劉禹錫為朗州司馬

9.本文作者由柳宗元等人的事蹟闡明瞭怎樣的人生哲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不超過25個字)(2分)

【回答】

6.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小人者耳/復何議於彼哉?(4分)(每處1分,共4分;多畫一處線,倒扣1分,扣滿4分為止。)

7.王安石(1分);古文運動(唐代古文運動)(1分)

8.A(2分)

9.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自強不息,要有始有終(堅持不懈)。(2分,意思要全面,對即可。如談到對當時那些有始無終、不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後世”的君子作了無情的嘲諷,給1分。)

【解析】

6.

試題分析:文言斷句能力是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標誌,斷句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把握語段的基本意思,然後充分利用各種標誌詞及句式特點斷句。具體做法,可以找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找虛詞(如句首語氣詞、句末語氣詞、句首關聯詞、句首時間詞等),找對話(注意曰、雲、言等詞),找修辭(如對偶、反覆之類),找固定結構(如“是以”、“以故”等),找對稱句式。本題所給文段從內容來看而“欲為君子者”上文已出現,可知當斷在一起;“而已”固定結構;“所謂”“與世俯仰”課本中出現過的句子,可看作短語;“小人者”名詞*短語;“耳”“哉”可作為斷句的標誌,通過這些資訊,斷句就很容易了。

此句子加標點為: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小人者耳。復何議於彼哉?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7.

試題分析: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質。“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被列寧譽為“*十一世紀改革家”的北宋傑出的*家、思想家、文學家的是王安石。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8.

試題分析:據文章可知,王叔文不在八司馬之列。二王八司馬事件,唐順宗時主張打擊宦官勢力、革新*的官僚士大夫,以王叔文、王伓為首的永貞革新,或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是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由於兩位曠世文豪劉禹錫和柳宗元深深捲入,使這次改革更加令人矚目。“二王”指王伾﹑王叔文。“八司馬”指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他們在改革失敗後,貶韋執誼為崖州司馬﹐韓泰為虔州司馬﹐陳諫為台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韓曄為饒州司馬﹐凌準為連州司馬﹐程異為郴州司馬,俱被貶為州司馬,故名。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態度的概括,考生需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篩選出相關資訊,然後用自己的話概括。從文字看,最能體現作者由柳宗元等人的事蹟闡明人生哲理句子是“往往能自強以求別於後世,而其名卒不廢焉”,意思是,處處都能夠自強來謀求自己在後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別,而他們的名字最終沒有磨滅。從中概括出的哲理就是身處逆境也要自強不息。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參考譯文】

以我看來,八司馬都是世界上非同尋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誘惑,於是落入不義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於提起他們,而喜歡攻擊他們。然而這八人,已經是困窘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處處都能夠自強來謀求自己在後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別,而他們的名字最終沒有磨滅。然而那些所謂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見到他起初的想法,如果探求他們最終所做的,能夠不隨波逐流附和世俗來與那些小人有所分別嗎?對那八司馬又議論什麼呢?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