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25分)窗櫺上掛串紅辣椒王長元村長帶著那撥兒人進屋的時候,老太太正在掃地。...

練習題8.98K

問題詳情: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25分)窗櫺上掛串紅辣椒王長元村長帶著那撥兒人進屋的時候,老太太正在掃地。...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25分)

窗櫺上掛串紅辣椒

王長元

村長帶著那撥兒人進屋的時候,老太太正在掃地。灰塵沸沸揚揚,彷彿是鮮活的跳蚤在空氣中上下跳動,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頂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時走的?”

“小半個月啦。”

“回來過沒?”

“沒。”

村長吸溜一下鼻子,“二嬸,還不知道吧,頂子出事了。”

二嬸就一驚:“出了啥事?”

“殺人啦,頂子。這不,官家正尋他哪!”

“啥?”老太太便呆在那裡,眼睛就直直地看著炕沿邊上的那幾個人。她這才發現其中一個戴大沿帽的已經帶了綁繩和黑亮亮的*。立馬她心一顫動,眼仁兒就朝上翻過去,人便跟著向門框斜過去。幾個人驚恐地奔了過去,將老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兒,老太太的鼻翅兒便扇動一下,翻轉的眸子雖歸了原位,但依舊是愣愣向上看著。

“二嬸,你看你啥個身板還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殺了人,頂子就不是原先的頇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頂子你還傷心個甚!麻溜緩緩,人家公安局還有事情跟你說。”

老太太眸子這才轉了一輪兒,一汪亮亮的溼潤便映在裡面。

看著老太太有了活氣,*察就輕輕一笑,說:“老人家,您的心情我們是理解的,但是兒子殺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這,國法是不能容的。我們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們來抓凶犯。否則,比如說包庇兒子、袒護兒子,那樣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們的經驗,您的兒子還會回家來的,那時您必須報告我們。”

“頂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說呀!”村長眼睛覷覷著,衝著她說,“要不,那叫什麼?對,叫窩藏。二嬸,咱可不能糊塗啊!”

她痴痴地點著頭,兩行老淚緩緩漫過面頰的褶皺,整個面龐已經全是淚水了,閃著亮晶晶的光芒。

村長最費思索的是:她兒子若回來,她怎麼告訴他們哪?他猝然發現了糧囤上那串紅辣椒,眼睛立時閃出光亮,便指著紅辣椒說:“對,就用它。二嬸,他若是回來,您就將這串紅辣椒掛到窗戶上。”

她又痴痴點點頭,看了一眼紅辣椒。

頂子伏在高梁地壠溝裡已經三天了。事情來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梁地之後才想起後悔,悔自己不該為那屁大的事而衝動,悔自己衝動時不該掄那鐮*。戰戰兢兢捱了三天,吃喝現在全成了問題,最討厭的是那壠上的風,嘩啦嘩啦吹得葉子直響,彷彿有無數個腳步向他走來,把他弄得一驚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這麼大,地面這麼廣,去哪裡呢?可是,不管去哪裡,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孃。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後,就把家裡僅有的二十幾斤白麵都烙成餅,然後就一張一張地摺疊,用紙包好,一沓一沓塞進帆布口袋裡。又包了二斤鹽巴,塞在縫隙處。她早已謀算好,頇子若回來,就讓他躲進小南山的石洞裡,過個十天半月的,看看風聲,她再想辦法。她相信,辦法總是有的。記得,她剛十歲那會兒,還扎著羊角辮呢,就給八路*傷病員往那山洞裡送過飯,想想那會兒她都從沒斷過傷病員的一頓飯。如今,為了兒子,她還會沒有辦法?

小風輕輕拍打著窗櫺,蟋蟀在牆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剛要閂門的當兒,突然間,門“吱呀”一聲開了,頂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淚馬上就下來了。

頂子狼吞虎嚥地吃著餅,眼睛賊溜溜地尋覷著,待最後一口食物從喉嚨處咕嚕一聲嚥下之後,他才急急地說:“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沒有錢啥的,給我準備點。”

老太太趕忙把褲腰子拽開,從裡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錢,遞給頂子,說:“就這些了,都拿著吧!頂子,你要去哪裡?”

“娘,這您就不要管了。”

“頂子,你把餅帶上,到小南山的石洞裡躲躲。”

“娘,您就別管我了,我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說,啥年月能見到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頂子,”老太太整個抖動起來,亮亮的淚珠向臉頰處滾動

“娘,還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給我。”

老太太抹了眼淚,愣了,說:“幹啥?”

頂子咬了下嘴脣說:“娘,我手頭怎麼也得有個應手的傢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氣.、

“娘,我現在已經想好,誰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沒有別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殺一個夠本,殺倆就賺一個。”

“轟”地一聲,老太太就覺得腦袋像被誰猛然擊打了一樣,眼前金光四*,她顫顫地向前走了一步。

“娘,快快給我取*來。”

老太太表面應允著他,腳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兒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紅辣椒牢牢地掛在了窗戶上。

(選自2006年第7期《小說月報》,有刪改)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村長在老太太甦醒後,勸慰她說“犯了王法的頂子你還傷心個甚”,不能包庇殺人犯,這句話為老太太在最後把紅辣椒掛在了窗戶上作了伏筆。

B.作品敘述了經歷兒子殺人這一生活變故後老太太複雜的情感世界,展現了老太太平凡而偉大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農民式的質樸而不愚昧的母愛的讚美。

C.“小風輕輕拍打著窗櫺,蟋蟀在牆角嘟嘟地叫”的環境描寫,不僅渲染了一種靜謐的氛圍,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難受的心情,也為頂子回家提供背景。

D.老太太希望頂子躲進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頂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為頂子覺得那個地方村裡人都知道不安全,還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來。

E.作品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結構形式,語言樸實簡練,富於生活化、口語化,這樣寫切合表現農民生活的題材內容。

(2)小說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格特點?請結合文字內容簡要分析。(6分)

(3)作者是怎樣敘述老太太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4)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紅辣椒牢牢地掛在了窗戶上”為結尾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回答】

(1)BE

(2)①淳樸善良。得知兒子殺人的訊息後,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②愛子情深。老太太在*察局和村長走後為頂子躲藏了諸多準備。③深明大義。在兒子因殺人後變得心理扭曲、口出狂言,有可能走上極端時,毅然掛上了紅辣椒,舉報了自己的兒子。(每點2分,每點概括1分,分析1分)

(3)①以第三人稱全知全能的視角敘述故事,這樣寫更難全面細緻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開故事情節。②以“兒子殺人”事件為線索,展現了老太太思想、心理變化的過程,在前後對比中突出了人物*格。③多用對話形式,以人物之間的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樣寫能夠使敘述的故事更加集中。(每點2分)

(4)①在人物形象上,這樣結尾標誌著老太太由“包庇兒子”到“舉報兒子”思想、心理髮生的重大轉變,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②在情節結構上,這樣結尾使情節突轉,闡述了戲劇*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無窮。③在主題表現上,這樣結尾不僅表現了母愛的淳樸與偉大,更表現了人*的淳樸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題。④在思想感情上,這樣結尾寄託了作者對平凡人物身上折*出的精神光輝的讚美,流露出了作者對底層人物的關愛情懷。(每點2分,要結合文字加以分析;無文字分析可酌情扣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是對文章的綜合考查,一般錯誤的選項的命題都會有明顯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細閱讀文章找到這些問題。A項“犯了王法的頂子你還傷心個甚”這句話是村長在開導老太太,讓她正確面對這件事,而不是“為老太太在最後把紅辣椒掛在了窗戶上作了伏筆”。C項,環境描寫的作用,不能暗示老太太的苦痛難受的心情。D項,“那個地方村裡人都知道”於文無據。所以選BE。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屬於綜合題。考查的範圍包括:小說的主旨、情節構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資訊。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法為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

(2)【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小說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格特點”,這是考查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著文中敘述*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後根據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主要圍繞“頂子殺人”這一事件展開,故老太太的*格特點也在這一事件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比如,一開始知道兒子殺人,老太太的表現是默默承受,體現出老人的淳樸善良;*察走後,為兒子躲藏做準備,可見愛子情深;當兒子口出狂言的時候,老太太毅然掛出了紅辣椒,給*察報了信,體現出她的深明大義。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格。典型人物的典型*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和個*的統一,共*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類人的共同*格。其次,藉助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中,主要圍繞“頂子殺人”這一事件展開,老人的*格特點也就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得以展示。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我們需要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故事情節或是發展了人物*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格。第三,分析矛盾衝突,把握人物*格特徵。矛盾衝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格的手段.優秀的小說,總是充分地揭示社會生活本質的矛盾和鬥爭,在典型的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的*格特徵.一般說來,矛盾衝突展開得越充分,人物*格也就越鮮明。第四,藉助描寫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藉助環境描寫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探究形*物命運和*格的社會原因)。第六,通過人物間的關係分析人物*格。第七,藉助作者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或聯絡小說主題分析)。

(3)【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作者是怎樣敘述老太太的故事的?這樣的敘述有什麼好處”,這裡有兩問,前者是問技巧,後者是問好處。可以從人稱、情節、行文思路等角度作答。比如人稱角度,本文通篇使用第三人稱,直接表現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如。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讀者作客觀的敘述,便於反映更廣闊的畫面和更豐富的內容。本文就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同時,老太太在文中的前後表現截然不同,之前是想幫助兒子逃跑,之後是向*察舉報了自己的兒子,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一對比中,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典例拓展】第一人稱:①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寫得好像是“我”的親身經歷,增強文章的真實感;②便於直接表達“我”內心的喜怒哀樂,親切自然。如魯迅先生的《祝福》運用了第一人稱的筆法,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個較為真實的故事。第二人稱:呼告式抒情更強烈,更感人,便於對話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靈活,親切自然;其實是“我”在向“×××(有時是作品中的某個人物形象,有時則是讀者)”的敘述與傾談。如上文《想飛》中的畫線句子的“你”指的是作品中的不能飛的體態笨拙的鳥,《周總理,你在哪裡》中的“你”顯然指“周總理”;而朱自清《匆匆》中“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指的就是讀者,在向讀者發問呢。第三人稱:如契訶夫的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就運用了第三人稱的寫法,以全知視角像讀者敘述故事。

(4)【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紅辣椒牢牢地掛在了窗戶上’為結尾有何作用”,這是考查小說結尾的作用。首先應明確結尾的形式,小說的結尾主要有四種形式,戛然而止式、歐亨利式、大團圓式、悲劇式,本文應屬於戛然而止式的結尾,然後就要確定答題的角度。一般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情節結構的效果上、主旨的表達上、情感的抒發上分析結尾的作用。老人“把那串紅辣椒牢牢地掛在了窗戶上”的行為和前面想幫助兒子逃跑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在這對照中,人物的形象更為豐滿;文章以老人的這一動作結束了全篇,給了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老人的這一舉動展示了人*的淳樸,從母愛到人*,文章的主旨得以深化。

【考點定位】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典例拓展】 小說結尾分析答題角度,1.情節角度 :①陡生波瀾,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與前文的內容/伏筆照應,使情節連貫/ 基調一致。2.主題角度,深化主題+結合內容具體分析(諷刺,揭露……) 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4.情感角度,悲劇*結尾,(與……形成強烈的對比)震撼人心,有極大的感染力。喜劇*結尾,符合主人公的意願,給人以愉悅、*之感。(1)分析出人意料的結局。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項鍊》。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項鍊》,直到結尾才點出項鍊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筆:借項鍊時主人一口答應,還項鍊時主人沒有開啟盒子檢查等,暗示了項鍊是不值錢的。(2)分析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①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如《*》,華小栓、夏瑜的死(悲劇),揭示了*亥*的不徹底*——沒有發動群眾。②從表現人物*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格。如《*》,寫華小栓吃了人血饅頭後的死,突現了群眾(華老栓)愚昧的*格。③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孃的死,引起讀者思考她死的原因。(3)分析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

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②從讀者的情感體驗上看,喜劇*的結局與主人公、作者的意願構成*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美好人*符合大眾對審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局。留下了“空白”讓讀者想象,進行藝術再創造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