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譯者眼中的多麗絲·萊*①   多麗絲·萊*就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

練習題8.11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譯者眼中的多麗絲·萊*①   多麗絲·萊*就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譯者眼中的多麗絲·萊*①

    多麗絲·萊*就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著因自己寫不出她那樣的小說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當作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個你早就熟悉的鄰里鄉親來看待。

    我是按約定於9月底的一個*雨天拜訪她的。下午3時許,我在一幢連排式的房子前按響了門鈴。穿紅裙藍衣的萊*下樓開門,把我領上樓上的客廳。客廳裡有一臺老式的電視機,電視機上是一套音響,擱電視機的架子塞滿了書。與電視機平行的牆壁上有兩個一米左右高的書架,靠裡的一個比另一個高了幾釐米,也寬了幾釐米。書架肚子裡滿滿當當的都是書,書架頂上又摞著四大疊書,每一疊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電視機斜對面的沙發上坐下,熱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點。她自己落座在電視機旁的一張椅子上。

    這個客廳給人總的印象是不那麼整潔:沙發坐墊上就散落著報紙一類的雜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後還有書刊一類的東西不整齊地堆放著。但在這不整潔中透露出一種隨和,當我自己動手挪開一張報紙在沙發上落座時,同時也挪去了按門鈴前一直揮之不去的緊張與忐忑。這種隨和、適意的氛圍的營造者此刻就與我面對面坐著,說話時目光緊緊盯著你,但那裡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臨下的輕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嚴,而是朋友問促膝交談時的專注,鄰里間閒聊時的親近與隨和。

    我們的談話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展開。我首先向她介紹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紹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當我說到自己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農家子弟時,她馬上介面說:“我也是個農民的女兒啊。”那說話的口氣就好像在異鄉遇見走失的同道,在語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間碰到了語言相通的人!

    接著我向她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情況,說到了古英語與《貝奧武甫》。我們的話題自然而然引向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標誌*的文學桂冠的未來歸屬。我真誠地對她說:像她這樣的文學大家應該擁有這個榮耀了。她對我說:她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已有12年。說這話時,她並沒有掩飾自己對這個獎項的渴望與屢屢落選的無奈之情。

    當然,作為《金*筆記》的中文譯者之一,我沒有忘記此次拜訪的目的:於是再次提出為中文版的《金*筆記》寫序的事。她明確地答覆我,這個序她不便寫:一個原因是她不懂中文,無法對譯文下這樣那樣的斷語;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金*筆記》在*已經有一個譯本了。她說1993年去過*,當時陪同的翻譯告訴她:《金*筆記》的中譯本一出版就印了8萬冊。我耐心地向她解釋: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沒有加入*版權組織,翻譯都很隨便。現在我們走上正規了,不會再有盜版一類的事。我還說,盜版能擴大你在*的影響,這也是好事啊。她笑笑說:她並不計較這種事,只是不滿意隨便改動書名:因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說整體的組成部分。

   談了上述一些話,時間不知不覺間已溜走一個半小時左右。雖然沒有規定過談話的時限,我覺得也該起身告辭了。為使這次拜訪留下珍貴的紀念,我問她是否可以合個影。“Why not”她爽快地說。照完相後,萊*則回書房拿來5本她寫的小說,一本本簽上名,送給我。得到她親筆簽名的書,我真的很激動。隨後她還遞過兩張價值30英鎊左右的購書券,囑我自己去書店買希尼譯的《貝奧武甫》。

    得知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比誰都高興。這兩天許多媒體來採訪我,因為譯了她的《金*筆記》,我成了萊*在*的代言人了。他們不斷地問我萊*個子有多高,拜訪她時穿什麼衣服,招待我喝茶還是咖啡等等一些問題。我想我回答這些問題需要耐心,而萊*現在面對的媒體比我所面對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本文作者是《金*筆記》譯者,節選自《新民週刊》)

注:①多麗絲·萊*,英國著名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1.文章開頭用什麼手法來寫多麗絲·萊*是—個平易近人的人?其作用是什麼?

2.作者拜訪多麗絲·萊*時,詳細地敘寫了她客廳內的擺設和給人的印象,其用意是什麼?

3.文中說“在語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間碰到了語言相通的人”,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是什麼?

4.作者在文中凸現了多麗絲·萊*哪些值得人們尊重和學習的優秀品質?請簡要概括(至少四點)

【回答】

1.對比的手法,用平凡的人與之對比,用普通的家庭婦女和熟悉的鄰里鄉親與之對比。突出人物*格,為下文作鋪墊。

2.(1)渲染一種隨和,適意的氛圍,以便開啟賓主的對話。

  (2)凸現人物*格,說明萊*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是一個隨和、不拘小節、平易近人的人。

3.這是作者的感慨,“語言不通的陌生人”是指自己和萊*所使用的語言不同,文化背景  不 同。“語言相通的人”是指作者與萊*有著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處。

4.①謙虛隨和,平易近人

      ②熱愛讀書,熱愛寫作

      ③樂於助人,不求回報

      ④態度誠懇,治學嚴謹

      ⑤爽朗大氣,慷慨無私

知識點:現代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