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中醫被古人稱為“生生之學”,是關於生命智慧和生命藝術的學問。不能把中醫視為單純的疾病...

練習題1.9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中醫被古人稱為“生生之學”,是關於生命智慧和生命藝術的學問。不能把中醫視為單純的疾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醫被古人稱為“生生之學”,是關於生命智慧和生命藝術的學問。不能把中醫視為單純的疾病醫學,它具有豐富的人文文化內涵,是包括哲學、藝術、宗教等在內的一種綜合*的人文生命學。現代人對中醫的理解往往是“跟西醫相對的*的醫學”,但如此一來,中醫這門具有深刻內涵的傳統學問就被淡化、被解構了。實際上,中醫具有更深層的含義。

中醫的第一個含義:上、中、下的“中”。古語有云:“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自古以來,善為醫者,不僅能治病救人,而且能以醫理論國事,治病與治國、治人融會貫通,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講,“醫”是治人的,而不是治病的。換言之,中醫把人看作一個整體,而不僅僅看“病”。如果僅僅看病、治病,那便是下醫。中醫的這層含義與今天大不相同,如今學了醫就只能去看病。宋代*家、文學家范仲淹曾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良相是治國的,良醫是治人的,但治國、治人、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中醫需要把握遵的根本精神、否則只會為圍於成規、定法的“下醫”。所以,中醫的第一個含義,就是中醫治人。

中醫的第二個含義:不治已病、治未病。據《黃帝內經》記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不是治已病的,是治未病的,治未病,也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夠保持身心的健康,以春秋戰國時的名醫扁鵲曾說自己的醫術比不上兩不哥哥,因為他只是治“已病”,真正高明的是治“未病”,讓人不生病。所以,中醫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不要等到有病了再去治。

中醫的第三個含義:不能依賴*物,*只是起輔助作用的。清代學者錢大昭在註釋《漢書•藝文志》時說:“時下吳人尚曰:‘不服*為中醫。’”可見, 中醫不是以服*為主的理念可能在清代相當盛行。俗話說,“是*三分毒”,能不用*就不用,再好的醫生也可能在用*過程中產生偏差,這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用*要慎重,能不服*就不用,這是清代的理念。當然,但凡事情都不能絕對化,需要用*時還是要用*,但不能依賴*物,*只是起輔助作用的。

中醫的第四個含義:講究“中正平和”這跟*文化的生命觀是一致的:生命不是造物主或神創造出來的,生命是天地之氣達到*狀態而產生的。生命因“和”而生,那麼怎樣維持其生命力呢?也是要靠“和”。中醫用“中”的概念來調整人體各種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生命因中正平和而產生、延續,這是中醫最核心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中正平和”是一種生命的動態平衡狀態, “中”是一個不變的原則,但這個原則在不同的環境和時間裡面,是要發生變化的,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平衡,我們要“致中和”。*哲學非常強調一個“中”,還強調一個“時”。*哲學裡面講的“時”,“時”的含義既包括時間也包括空間,是指從時間、空間兩個層面來調整“中”的原則,這些都是中醫的診斷治療或者預防的根本原則。

中醫離不開*整體的文化和哲學,*的整體的文化和哲學也離不開中醫。中醫在實踐中的運用,尤其在養生這個方面,也促進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提升和昇華。同時,人對自然萬物的認識的加深和擴充套件,往往伴隨著人對自身生命的認識的深化。所以,中醫可以說是一種生命哲學。

(摘自樓宇烈《中醫是一種生命哲學》)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中醫是一門人文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學問,而不是常人說的疾病醫學。

B.第一段末句“中醫治人”中的“中醫”,指的是與西醫相對的“*的醫學”。

C.中醫認為,治病能不用*就不用,*物只起輔助作用,會使人產生依賴*。

D.使生命處於中正平和的動態平衡狀態,是中醫診治或者預防的根本原則。

2.下列對原文論*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段明確提出觀點,主體部分逐層展開論*,最後總結全文得出結論。

B.文章立足現實,從*文化和哲學的高度闡釋了中醫的內涵,觀點新穎,見解獨到。

C.文章對中醫的深層含義依次展開了論述,邏輯上逐層遞進,論*嚴謹。

D.文章善於引經據典,擺事實講道理,以立為主,立中有破,富有哲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強調中醫的第一個含義是“上、中、下”的“中”並引用古語闡釋,是因為人們常把“中”理解為“中西”的“中”。

B.中醫不僅能治病救人,善為醫者還能以醫理論國事,如果學了醫只能去看病,就會淪為囿於成規、定法的“下醫”。

C.中醫離不開*的文化和哲學,反之,*的文化和哲學也離不開中醫,否則將難以獲得思維方式等的提升與發展。

D.糾正人們對中醫的片面認識,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傳承傳統中醫學,保障*健康,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

【回答】

1.D

2.B

3.C

【解析】

1.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應對此類試題,首先要讀懂所給的材料,其次瀏覽選項,然後在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整合或轉述)和文中內容的差別,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範圍縮小或擴大、邏輯錯誤、強加因果、因果顛倒、無中生有等問題。A項,“不是常人說的疾病醫學”錯,據原文第1段段意及“不能把中醫視為單純的疾病醫學”“它具有豐富的人文文化內涵”“中醫這門具有深刻內涵的傳統學問”等語句,準確的理解是:中醫不僅是一門疾病醫學,更是一門具有豐富的人文文化內涵的傳統學問。B項,“*的醫學”錯,第三段強調中醫的第一個含義是“中醫治人”,其中的“中醫”,是與第二段所言的治國的“上醫”及治病的“下醫”相對而言的,不是與西醫相對的“中醫”。C項,“會使人產生依賴*”曲解文意,原文說“不能依賴*物,*只是起輔助作用的,強調的是治病不能依靠*物,語意中並沒有“*物使人產生依賴*”之意。據下文可知,中醫治病重在通過調整人體各種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來保障身體健康,而非用*。故選D。

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方法的能力。此類題重點考查論點是否正確,論據*的是什麼觀點和論*的方法。答題時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結構、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論*方法的型別。B項,“觀點新穎,見解獨到”錯,從文章中大量引用的經典言論可見,本文關於中醫的見解,其實是傳統中醫的觀點,只不過現代人誤解了而已,文章可以說是為中醫正名因此觀點既不新穎,也不能稱之為“見解獨到”。故選B。

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側重根據文意進行推斷。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讀全文,明確論述話題;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觀點;最後將選項資訊歸位,與原文比對理解,篩選出正確*。C項,“否則將難以獲得思維方式等的提升與發展”錯誤,原文以“中醫在實踐中的運用……促進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提升和昇華”來說明*的文化和哲學也離不開中醫,但不等於說沒有了中醫,*的文化和哲學就不能獲得提升與發展。故選C。

【點睛】

辨析題目的陷阱型別,這樣有助於我們識破陷阱,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命題者設定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選項對詞句的理解與原文意思發生了偏離,曲解了作者所要闡述的觀點或所要表達的意思。

二、改原文。錯項故意更換、新增、刪除個別關鍵詞導致因一字或一詞之差而背離原文的意思

三、張冠李戴。將原文中*的觀點說成乙的觀點,或將*的屬*說成語的屬*,偷樑換柱,混淆物件。

四、無中生有。即原文無此資訊,干擾項的內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據,或原文中並無某種意思而憑空捏造出此意,純屬命題者故意用來迷惑考生。

五、範圍不清。範圍不清指選項對原文論述內容的範圍進行隨意擴大或縮小。

六、因果混亂。因果混亂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因果顛倒,二是強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說法絕對。指原文的說法在範圍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選項誇大其詞,把相對的情況說成絕對的情況。

八、答非所問。提題幹問了一個問題,而選項回答的是另一個問題。

九、混淆時態。指命題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與“未然”混淆。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