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何易於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

練習題1.84W

問題詳情: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何易於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何易於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於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於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邑民死喪,子弱、業破不能具葬,易於輒出俸錢,使吏為辦。百姓入常賦,有垂白僂杖者,易於必召坐與食,問政得失。庭有競民,易於皆親自與語,為指白枉直。罪小者勸,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獄無系民,民不知役。改錦州羅*令,其治視益昌。是時故相國裴公出鎮錦州,獨能嘉易於治。嘗從觀其政,導從不過三人,其察易於廉約如此。

(1)選出下列劃線字讀音和意思都正確的一項  

①易於為屬令    ②獄無系民

A.①shǔ    下屬    ②xì  拘囚

B.①zhǔ    委託    ②jì   栓綁

C.①zhǔ    委託    ②xì  拘囚

D.①shǔ    下屬    ②jì   栓綁

(2)選出下面句子中劃線字的用法與另外三項不同的一項  

A. 城嘉陵*南

B.多從賓客歌酒

C.易於即自腰笏,引舟上下

D.百姓不耕即蠶

(3)選出對何易於愛民善政的情形說明不正確的一項  

A.刺史乘船春遊到益昌時,何易於親自挽舟,是為了避免驚擾百姓,影響春耕生產。

B.地方上有人死了,因孩子年幼家業破產而無力辦喪事,何易於就用官府的錢替他辦。

C.百姓按例繳納賦稅,遇有年老而行走不便的,何易於定會招呼他們休息並給飯吃。

D.對於違法者,何易於視其罪行輕重分別處理,並當時就讓他們走,不交給小吏處理。

(4)翻譯下面的句子

易於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於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

譯:  。

【回答】

(1)A

(2)B

(3)B

(4)何易於就把朝版*在腰帶裡,拉著纖,與幾個民夫一起拉著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縴,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侍弄春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啥事幹,可以來承當這個差使.”

【考點】文言文閱讀.

【分析】(1)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

(2)本題考查詞類活用.

(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意,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

(4)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解答】(1)A①譯為: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屬,下屬的意思,根據此意,應讀“shǔ ”; ②譯為:獄中沒有被監禁的百姓.系,拘囚.

(2)ACD都是名詞會用為動詞,B沒有活用先用,解釋為“跟從.”

(3)B“易於就用官府的錢替他辦”錯,原文“易於輒出俸錢”, 何易於就拿出自己的俸祿錢.

(4)腰:名詞用作動詞,把笏別在(*在)腰間;方:正當,正值;隙:很短的時間,一點點時間.譯為:何易於就把朝版*在腰帶裡,拉著纖,與幾個民夫一起拉著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縴,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侍弄春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啥事幹,可以來承當這個差使.”

譯文:

何易於曾經做益昌縣縣令.益昌縣離刺史的治所四十里,縣城在嘉陵*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樸乘著春光明媚,從上游,帶了許多賓客,坐著大船,唱歌喝酒,放舟東下,船一直到益昌縣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縴.何易於就把朝版*在腰帶裡,拉著纖,與幾個民夫一起拉著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縴,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侍弄春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啥事幹,可以承當這個差使.”刺史聽了,和幾個賓客跳出船艙,上岸騎馬一起回去了.

本縣百姓如遇喪亡,而孩子弱小,家業破敗,沒有能力辦理喪事的,何易於就拿出自己的俸祿錢,派小吏幫他辦理喪事.百姓繳納規定的賦稅時,若有鬚髮花白腰彎背曲,拄著柺杖的老人,何易於一定把他們召來坐在一起吃飯,詢問他們益昌政事的得與失.法庭上有打官司的人,何易於都親自與他們談話,給他們指明誰是誰非.對罪過輕的加以勸勉,對罪過大的才用杖刑,都馬上打發他們回去,不把他們交給獄吏處理.治理益昌三年,獄中沒有被監禁的百姓,百姓不曾經受徭役之苦.改任綿州羅*縣令,他的政績和在益昌一樣.這時,已故宰相裴公從京城來鎮守綿州,只他能嘉獎何易於為官的政績.他曾經去視察何易於的治理措施,易於的隨從不超過三個人,裴公看到的何易於竟是這樣的清廉儉約.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