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她只能活七小時【美】保羅•舍恩斯坦本市新聞編輯臺電話機的指示燈閃爍著微弱的白...

練習題3.02W

問題詳情: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她只能活七小時【美】保羅•舍恩斯坦本市新聞編輯臺電話機的指示燈閃爍著微弱的白...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她只能活七小時

【美】保羅•舍恩斯坦

本市新聞編輯臺電話機的指示燈閃爍著微弱的白光,時間是下午3點40分。

本市新聞主編接了電話,他聽到這些內容:“我的小女兒在路德醫院。醫生說她只能活7小時,除非得到新*青黴素。這是她唯一的希望。醫生已經使用了磺*以及其他每一種*。我必須找到某個有足夠能力的人幫她。你能幫我嗎?”

打電話的人通報了他的身份,他叫勞倫斯•馬隆,職員,家住傑克遜海茨,第34大道第83號。瀕於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兒,叫帕特麗夏,兩歲,現就診於路德醫院,在曼哈頓,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匯處。

找到青黴素並非易事。因為這個被醫學界譽為“創造奇蹟”的奇*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幾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方,也只能得到他們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這位父親懇求幫助兩分鐘後,本市新聞編輯臺決定開始投入這項援助工作。這是一場殘酷的鬥爭。“只能活7小時,除非……”

包括打到路德醫院,*實了那個小孩幾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敗血症,一種血液中毒。磺*製劑已用過了,輸了兩次血,都無濟於事。有人提出青黴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過電話向華盛頓的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托馬斯•帕倫請示,並詳細調查了紐約的*品公司後得知,施貴寶公司生產青黴素。

打給帕倫博士的電話被理查茲博士聽到了,他在華盛頓負責科學發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澤西州新布倫瑞克的施貴寶實驗室能提供青黴素。”理查茲博士說,“我將打電報,請他們立即定量發放。”

於此同時,人們獲悉斯特•基弗博士這位波士頓外科醫生和戰時生產委員會有權命令發放民用珍貴*物。他是由路德醫院的外科醫師丹特•柯里蒂大夫通過電話取得聯絡的。

“你將得到青黴素。”基弗大夫向柯里蒂大夫許諾。那是下午4點鐘。醫生們對在紅標頭檔案的作用下找到青黴素的來源並被予以發放的速度感到驚異。

現在,計劃正在實施之中,由兩個州的*察護送青黴素這個仁慈的東西從新布倫瑞克運到這個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頭。下午6點30分,柯里蒂大夫在霍蘭隧道的入口處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記者。當那輛仁慈之車停在施貴寶實驗室前面時,時間是下午7點30分。

3個衛兵等在那裡,其中一個走向汽車:“是柯里蒂大夫嗎?給你青黴素。”

柯里蒂大夫接過那硬紙匣,由*裹著的青黴素放在裡面。“現在,”他說,“我們有了一個戰鬥的機會。”

最後一段路程是從霍蘭隧道到路德醫院,只用了8分鐘,這是創紀錄的速度,行駛在西區高速公路時,車速器始終指向65英里,這時汽車就要停在醫院門口之前,柯里蒂大夫說:“今天,你們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醫生都作不了的事。”

“也許是,”一個記者說:“但是從現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後,記者們惦著腳尖走進四樓那個失去知覺的孩子的房間。她費力地呼吸著,但在蓬勃的絲一般的棕發下面的小臉上,並沒有痛苦的表情。她是個可愛的病孩子。“一個護士低聲說。

帕特里夏•馬隆的父母哭了。

“謝天謝地”凱瑟琳•馬隆低語著,“至少,我的小丫頭又有了一次機會。

  (選自《普利策新聞獎名篇快讀》,有刪改)

注:這篇報道發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3年8月,獲1944年普利策新聞獎。

(1)下列對畫線句子的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

A.畫線部分運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詞語,具有濃烈的感**,使報道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明顯的傾向*。

B.將青黴素稱為“仁慈的東西”,因為它能拯救小女孩的*命,體現了人們對青黴素的期待和渴望。

C.將車稱為“仁慈之車”因為它快速運來了*物,體現了作者對小女孩即將得到挽救生命的機會的喜悅,以及對人們的愛心的讚頌。

D.新聞語言一般是富有感情的,而這篇報道亦是如此,體現了就算是新聞撰寫者在生命面前也是那麼富有情感。

E.兩個州的*察,焦急的記者,柯里蒂大夫,基弗大夫等人共同出現在路德醫院體現了團結協作、尊重生命的主題。

(2)這篇報道按什麼順序寫作,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請結合文字和新聞背景談談這篇報道的社會價值。

【回答】

(1)AC (A3分,C2分,B1分)

(2)(1)按時間先後順序寫作。(1分)(2)條理清晰,突出了新聞事件的連貫*。(3)突出時間,渲染了緊張的氛圍,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時間緊。(4)清晰顯現出援救進展,表明人們援救行動之快,強調了救援效率之高,體現人們的仁慈的愛心;(5)現場感強,給讀者以時間緊迫的閱讀感受。(答出3點即可給4分,答出2點給2分,答出1點給1分)

(3)(1)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弘揚了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人道主義精神。(2)表達了在戰爭的年代裡人們對人*、愛的關注與渴盼。(3)歌頌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互助、團結一致的精神。(4)增強了當時(二戰時期)美國*終將贏得戰爭勝利的信心。(答出3點即可給4分,答出2點給2分,答出1點給1分)

【解析】

(1)試題分析:B.青黴素是希望和機會,但不表示它就能拯救小女孩的*命,說法牽強。D.新聞語言一般是客觀平實的,而這篇報道卻有所不同,體現了就算是新聞撰寫者在生命面前也是那麼富有感情。E.基弗大夫並沒有出現在路德醫院。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時間順序在文章中使用恰當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說明清楚,使讀者一目瞭然,所以在文章時間順序也是一種獨特技巧。本文的標題就是“她只能活七小時”,這就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加上按時間順序推移,七小時的終點越來越近,氣氛越來越緊張。結合這一點去思考,加上“順序”的常規作用,組織本題的*也不是很難。

考點: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試題分析:要理解本題必須注意註釋的作用,因為每一篇文章的寫作意圖都與時代背景有關,尤其是本文寫於二戰這個特殊的時期,因此,應該可以比較容易得到“尊重生命”以及“團結協作”的寫作意圖。韓愈提倡“文以載道”,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都強調文章的時代*,社會*。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本題意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時要知人論世,自己寫文章要儘可能的服務於社會,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考點: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