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入黃溪聞猿①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上聞...

練習題3.1W

問題詳情:

2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入黃溪聞猿①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上聞...

2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入黃溪聞猿①

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上聞猿

雍裕之②

楓岸月斜明,猿啼旅夢驚。愁多腸易斷,不待第三聲。

注:①此詩作於永貞革新失敗後作者被貶永州之時。②雍裕之: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

【小題1】請簡要賞析《人黃溪聞猿》前兩句的藝術特*。

【小題2】兩首詩都寫了聞猿後產生的愁思,二者有何不同?你認為哪一首詩的愁思更濃重?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回答】

【小題1】①觸景生情:作者看到眼前的黃溪小路彎彎曲曲綿延千里,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山中的 猿猴聲聲哀鳴不知來自何處,更勾起了詩人內心的惆悵,在淒涼,哀婉的氛圍中,生髮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之情。②視聽結合:從視覺上寫“溪路”之曲折,從聽覺上寫“猿鳴”之哀婉,營造了淒涼,哀婉的意境,抒發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如果從其他藝術角度答,言之成理也可。)

【小題2】柳詩寫的是貶謫之愁,雍詩寫的是羈旅之愁。柳詩所寫愁思更濃重。詩人被貶邊州,聽到哀猿啼叫本應“淚沾裳”“腸欲斷”,可詩人卻說“淚已盡”“腸已斷”,無需猿啼就已愁絕,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更能突顯詩人極度的惆悵和痛苦。(或答:雍詩所寫愁思更濃重。在霜楓冷月的秋夜裡,*上一聲猿啼就會驚破遊子的旅夢,使人斷腸,已無需第三聲,從而突出詩人極濃的羈旅愁苦。)

【解析】

【小題1】題幹要求“賞析《人黃溪聞猿》前兩句的藝術特*”,這是考查考生詩句鑑賞詩句的能力,該以手法為主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首句緊承“題中意”而來,從“溪略”寫起,使人開篇即進入“溪路千里曲”的山間小溪境界。開宗明義,單*直入,省去許多閒筆。“千里”極言“溪路”之長,“曲”字極繪“溪路”之形。“千里”而又“曲”,可見“溪路”依山就勢、蜿蜒曲折之態。次句點題,寫“聞猿”.“哀猿何處鳴?”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時斷時續,此起彼伏,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山勢之陡峭,森林之莽蒼,“溪路”。曲折迴旋,山水相連又相隔,盡在不言之中。正因為“溪路千里曲”,故不知“哀猿何處鳴”.“猿”前著一“哀”字,富於感**。詩人此時,正處在寂寞、悽愴、哀怨的心境之中,由情及景,故所聞“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酈道元《水經注·*水》)。以上兩句,一從視覺上寫“溪路”,一從聽覺上寫“猿鳴”,而“千里曲”與“何處鳴”又互相映襯,“入黃溪”後的情景宛然清晰。

【小題2】題幹問的是“兩首詩都寫了聞猿後產生的愁思,二者有何不同?你認為哪一首詩的愁思更濃重?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題幹明確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和人物情感。分析情感要抓住表達情感的關鍵詞,和關鍵意象。兩首詩都寫到關鍵意象“猿”,但柳詩所寫愁思更濃重。詩人被貶邊州,聽到哀猿啼叫本應“淚沾裳”“腸欲斷”,可詩人卻說“淚已盡”“腸已斷”,無需猿啼就已愁絕。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