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吃》經典語錄

《*吃》經典語錄

唐魯孫是*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有代表*和傳奇*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了一段段“舌尖上的*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祕聞,以及晚清*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本書為唐魯孫作品集的首冊。

讀了唐魯孫先生的《*吃》,一似過屠門而大嚼,使得饞人垂涎欲滴。唐先生不但知道的東西多,而且用地道的北平話來寫,使北平人覺得益發親切有味,忍不住我也來饒舌。

——梁實秋

唐魯孫被譽為“中華談吃聖手”,在飲食文化界享有至高地位,“舌尖上的*”掌舵陳曉卿鼎力推薦。

唐魯孫不僅談飲食,更對晚清*掌故拈之即來,落筆生花,是電影導演王家衛推崇的*奇人。

“俠有金庸,史有高陽,吃有魯孫”——滬上名士小寶認為唐魯孫與金庸、高陽可並稱為了解傳統文化的三位引路人。

全新精裝口袋本,絕佳閱讀體驗,兼具收藏價值。


經典語錄

據說會賢堂左近有十畝荷塘,遍種河鮮菱藕,塘水來源跟北府(北平人管醇親王府叫北府,也就是光緒、宣統的出生地)同一總源,都是京西玉泉山天下第一泉的泉水,引渠注入。因此所產河鮮,細嫩透明,酥脆香甜;比起杭州西湖的蓮藕,尤有過之。特別是鮮蓮子顆顆粒壯衣薄,別有清香。 此外河塘還產雞頭米(又名茨實米,南方入*用),普通雞頭,都是等老了才採來挑擔子下街吆喝著賣,賣不完往*鋪一送,頂多採點二蒼子(不老不嫩者叫二蒼子),應付應付老主顧。剛剛壯粒的雞頭,極嫩的煮出來呈淺黃顏*,不但不出分量,*鋪也不收,所以誰也捨不得採。可是會賢堂因為是供應做河鮮*碗用的,越嫩越好,也就不惜工本了。

北平最有名的飯館子第一要數"東興樓"。據說東興樓是一位山東榮城老鄉,向西太后駕前大紅人總管太監李蓮英領東開的。李在內廷吃過見過,所以東興樓有幾樣菜,拿出來確實有獨到之處。 先拿他家"燴鴨條鴨腰加糟"來說吧,那是所有北平山東館誰也比不了的。不但鴨條選料精,就是鴨腰也都大小均勻,最要緊配料是香糟。 東興樓對面緊挨著真光電*,有一家酒店叫"東三和",大概在明朝天啟年間就有這個酒店了。傳言天啟帝微服出巡,曾經光顧過這家酒店,後櫃有一塊匾,寫著"皇莊老酒"四個大字,就是天啟皇爺的御筆。東興樓熘菜、燴菜所用的白糟,都是東三和的老糟,所以有一種溫醇的酒香。

北平自從元朝建都,一直到*,差不多有六百多年曆史,人文薈萃,在飲食服御方面,自然是精益求精,甚且踵事增華,到了近乎奢侈的地步。*初年,六九城無論哪一類鋪戶,只要向京師*察廳領張開業執照,就可以挑上幌子,正式開張大吉了。當時夠得上叫飯館子的,最盛時約莫有九百多戶,接近一千家,真可以說是洋洋大觀,集飲食之大成。 說到北平的飯館子,大都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飯莊子。所謂飯莊子,全有寬大的院落,上有油漆整潔的鉛鐵大罩棚,另外還得有幾所跨院,最講究的還有樓臺亭*,曲徑通幽的小花園,能讓客人詩酒流連,樂而忘返;正廳必定還有一座富麗堂皇的戲臺,那是專供主顧們唱堂會戲用的。

河南菜最有名的是吃鯉魚,厚德福的"糖醋瓦塊"的確比別家做得出*。筆者在開封鄭州都吃過這個菜,不是略帶土腥味,就是肉嫌老,實在吃不出妙在哪裡。

記得有一年夏天,熊秉三、郭嘯麓發起在會賢堂舉行一次消夏雅集。所有當時在京擔任過財政部總長次長的,如張弧、王克敏、曹汝霖、樑士詒、周自齊、高凌蔚、夏仁虎、凌文淵、王嵩儒等各路財神,一網打盡,結果給香山慈幼院捐了一筆頗為可觀的經費。這次消夏雅集,就是用會賢堂時鮮*碗招徠的財富,北平一家報紙曾把這次雅集改名叫"財神爺大聚會",時鮮*碗起名叫"聚寶盆",可以說是謔而不虐的一個小玩笑。

標籤: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