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4.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在徐志摩的故鄉張同吾去年晚秋時節,在北方已是萬木蕭疏了,而在*南海寧卻仍是雜...

練習題1.19W

問題詳情:

14.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在徐志摩的故鄉張同吾去年晚秋時節,在北方已是萬木蕭疏了,而在*南海寧卻仍是雜...

14.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在徐志摩的故鄉

張同吾

去年晚秋時節,在北方已是萬木蕭疏了,而在*南海寧卻仍是雜花生樹層林盡染,濃濃的綠蔭掩映著紅頂樓房,一派幸福安詳的景象。

海寧是個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臨百里長堤觀潮,白光耀眼,驚濤裂岸,聲如萬馬奔騰,狀若山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寧人聰穎細膩的文化*格中增添了大氣、瀟灑與果敢,所以這裡才會誕生國學大師王國維、訓詁大家朱起鳳、語言學大家許國璋、書法大師張宗祥、佛學泰斗太虛、紅學家吳世昌、金石家錢君匋、*事家蔣百里、電影藝術家史東山、詩人穆旦、作家金庸等。

海寧又是詩人徐志摩的故鄉,他以博愛精神、青春氣息和人*光*譜寫出情韻悠長的詩章,它們恆久的藝術魅力穿越時間的幛幔,至今仍輻*光芒。我來到位於硤石鎮的徐志摩故居,重溫他短暫而又瀟灑浪漫的一生。

這座略帶淺紅的灰*樓房約600平方米,周圍是一片美麗的草坪,圍繞著鐵鑄柵欄,是典型的花園洋房。1926年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徐父儘管反對這樁婚事,卻擰不過兒子的韌*,為之修建了這座典雅的住宅。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貴大理石鋪就,一層廳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燈,擺設著中式桌椅,二層徐志摩與陸小曼的臥室則一派西式陳設。徐志摩十分喜愛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稱其為“香巢”,又將他與陸小曼的起居室題名“眉軒”。每天清晨他都去買一束鮮花送給妻子,新婚燕爾嬌寵之至。

徐志摩確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純雋美、風華絕代,陸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嬌豔,都令他奮不顧身地追求,誠如他對恩師梁啟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韙”,“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靈魂得以救度,生命卻歿於英年,他是為趕赴*聽林徽因講演而在空中遇難的。一年之後他熱戀的“徽徽”痛定思痛,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茫:/你仍要儲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而喚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後有《為志摩掃墓》一詩:“腸斷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雲嶠。年來更識荒寒味,寫到湖山總寂寥。”兩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後者痛斷肝腸。

瞻視櫥櫃中的種種實物和牆壁上的許多照片,眼前彷彿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他是“新月派”的靈魂,那些沐浴過歐風美雨的才俊,胡適、聞一多、朱湘、孫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陳夢家、沈從文、卞之琳等都圍繞著他,如群星拱月。徐志摩一生追求愛、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詩歌美學的精髓。由於歷史的傾斜和觀念的偏頗,他在半個世紀中受到貶損,但其美麗的文學光焰無法遮攔。伴隨著新時期的到來,他的詩又重暖人間。有人說他是過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文化之根植於*沃土,他自書楹聯“山高水長中有神悟,風朝雨夕我思古人”。因此他的詩才有優美的意境、鮮明的節奏、*的音韻和精湛的語言。一篇篇抒情短章廣受讀者的喜愛,那首僅有五行的《沙揚娜拉》堪稱短詩極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別康橋》更是家喻戶曉歷久彌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他走了,卻把詩歌的精神財富和藝術財富留給了*和世界。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藍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飛機時的感言:這座飛機帶著我的靈魂飛過高山,飛過大潮,飛在叢林間。我當時就望這樣飛出這空氣的牢籠,飛到整個宇宙裡去……這隔世的玄思和遐想,已成為現實,如今有多少詩的後繼者,在更廣闊的時空裡飛翔。

(摘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A.第一段景物描寫,表現幸福安詳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對徐志摩深切的緬懷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B.第二段渲染氛圍,為下文作鋪墊,同時也表現了徐志摩聰穎、大氣、瀟灑、果敢的*格特點,引人入勝。

C.文章從徐志摩的故居、愛情、詩歌三方面入手,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徐志摩的形象,且選材典型,詳略得當。

D.本文恰到好處地引用了詩歌、人物語言,既充實了文章的內容,又使文章語言優美,富有詩意,飽含深情。

E.這篇文章看似平淡,實則娓娓道來,熔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於一爐,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

(2)請簡要概括徐志摩的形象特點。

(3)文章最後一段有什麼妙處?請簡要分析。

(4)你對“他走了,卻把詩歌的精神財富和藝術財富留給了*和世界”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請聯絡現實闡述。

【回答】

(1)*:CD(選對一項3分,兩項5分)。

(2)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暫而又瀟灑浪漫的,有韌*,一生追求愛、美、自由,以博愛精神、青春氣息和人*光*譜寫出情韻悠長的詩章,他是“新月派”的靈魂。

(3)文章最後一段,從結構上看,總結全篇,呼應開頭,使全文結構緊湊。從內容上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總結評價徐志摩的人生、詩歌的特點及其對後繼者們的影響,突出徐志摩對*詩歌和世界詩歌的偉大貢獻,表達了作者深摯的讚美之情,昇華了文章的主旨。

(4)這句話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對*和世界詩歌的偉大貢獻。儘管徐志摩的生命短暫,但他創造了巨大的文學價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追求愛、美和自由的人生信念,對今天的人們也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在今天價值迷失、文學貶值、詩意消亡的時代,徐志摩這種純潔的精神、執著的追求和對人生藝術唯美的信仰,都是稀缺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解析】

(1)試題分析:A項,第一段景物描寫,渲染了幸福安詳的氛圍,而不是“烘托了作者對徐志摩深切的緬懷和哀悼之情”。B項,“聰穎、大氣、瀟灑、果敢”是指文章第二段列舉到的海寧人,而不是專指徐志摩。E項,文中沒有用到對比手法。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文學類文字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對讀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態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概括不當,此題的選項B就是文字內容表述不當,選項A.E則為文章特*概括不當。因為是文學作品的閱讀,不同的人可能會讀出不同的的內容,因此在命制選擇題時往往錯誤的選項命制都是明顯的不會引起爭議的錯誤,即所謂的“硬傷”,在答題時注意尋找這些硬傷。

(2)試題分析:其實本題是變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題,閱讀全文,逐段逐句地篩選文章資訊,並加以概括。人物*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應該緊緊圍繞“徐志摩的形象特點”這一中心問題,即他個人具有的內在、外在的特點特徵。要注意文中的描寫和議論,特別是作者對徐志摩的直接評價,如“以博愛精神、青春氣息和人*光*譜寫出情韻悠長的詩章”“他短暫而又瀟灑浪漫的一生”“擰不過兒子的韌*”“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人”“一生追求愛、美和自由”等。一生是短暫而又瀟灑浪漫的,有韌*,一生追求愛、美、自由,以博愛精神、青春氣息和人*光*譜寫出情韻悠長的詩章,他是“新月派”的靈魂。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做法即通讀全文,把握與人物相關的重要事實,瞭解人物的生活經歷或人生軌跡;把握人物的*格特徵或人生追求、思想個*;把握人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態度與評價;把握人物的自我認識和評價等。篩選歸納人物的主要*格特徵(特質、與眾不同之處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節相關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關的人物的主要*格特徵,注意各點之間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題的要先概括然後結合文章的列舉出能表現該種*格的事例。如本題一生是短暫而又瀟灑浪漫的,有韌*,一生追求愛、美、自由。

(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章的表現手法。這是文章的最後一段,可以從文章的篇章結構著眼,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思考其作用。從結構上看,總結全篇,呼應開頭,使全文結構緊湊。從內容上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總結評價徐志摩的人生、詩歌的特點及其對後繼者們的影響。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語段所寫的內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確文體特徵,聯絡問題特徵進行分析,首先從情節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間的聯絡,然後分析對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後分析對錶現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時注意語段所處的位置,開頭主要是引起下文、鋪墊,中間主要是推動情節發展,結尾主要是照應標題、開頭和深化或昇華主旨。如本題從內容上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總結評價徐志摩的人生、詩歌的特點及其對後繼者們的影響,突出徐志摩對*詩歌和世界詩歌的偉大貢獻,表達了作者深摯的讚美之情,昇華了文章的主旨。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的題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內容,又要拓展。對徐志摩影響的探究與分析。要注意結合文字的有關內容乃至課文中對徐志摩的理解分析。要觀點鮮明,理由充分。

【考點定位】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對語句內涵的挖掘,本題第一問就是如此,答題時首先明確句子的內涵,不要脫離文字隨意作答。這句話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對*和世界詩歌的偉大貢獻。儘管徐志摩的生命短暫,但他創造了巨大的文學價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追求愛、美和自由的人生信念,對今天的人們也有啟迪作用。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答題時實現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論*,論*要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做到中心突出、簡單明瞭。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