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魏相字弱翁,濟*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易》,為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為茂...

練習題1.7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魏相字弱翁,濟*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易》,為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為茂...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魏相字弱翁,濟*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易》,為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為茂陵令。頃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詐稱御史止傳,丞不以時謁,客怒縛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論棄客市,茂陵大治。

數年,宣帝即位,徵相入為大司農,遷御史大夫。四歲,大將*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為右將*,兄子樂平侯山復領尚書事。相因平恩侯許伯奏封事,言:“今光死,子復為大將*,兄子秉樞機,昆弟諸婿據權勢,在兵官。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迢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諸上書者皆為二封,署其一曰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復因許伯白,去副封以防雍蔽。宣帝善之,詔相給事中,皆從其議。霍氏殺許後之謀始得上聞。乃罷其三侯,令就第,親屬皆出補吏。於是韋賢以老病免,相遂代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戶。及霍氏怨相,又憚之,謀矯太后詔,先召斬丞相,然後廢天子。事發覺,伏誅。宣帝始親萬機,厲精為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相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數條漢興已來國家便宜行事,及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所言,奏請施行之。

相救橡史案事郡國及休告從家還至府,輒白四方異聞,或有逆賊風雨災變,郡不上,相輒奏言之。時,*吉為御史大夫,同心輔政,上皆重之。相為人嚴毅,不如吉寬。視事九歲,神爵三年薨,諡曰憲侯。子弘嗣,甘露中有罪削爵為關內侯。

(摘編自《漢書·魏相傳》)

26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B.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C.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D.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269.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書名,即《周易》的簡稱,也稱《易經》。*儒家經典之一,分《經》、《傳》兩部分。《經》據傳為周文王所作。

B.對策,指古時就政事、經義等設問,由應試者對答。自漢時起作為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答策出*者,可以評為“狀元”或“高第”。

C.傳,這裡指驛站;驛舍,類似於現在的旅店或賓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舍相如廣成傳舍”的傳,也是這個意思。

D.視事,多指官員到任開始處理政事,也可理解為辦公。《張衡傳》中“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中的“視事”意思與此相同。

27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將*霍光死了之後,漢宣帝想讓霍光的兒子和侄子擔任重要的官職。魏相通過許伯上書表示反對,也因此得罪了霍氏家族。

B.先前給皇帝寫上書的要寫兩份,有關官員可以決定是否把奏疏報上去,這樣皇帝就有可能受到矇蔽。魏相反對這種做法。

C.霍光的後代忌恨魏相,藉助皇后的支援想要發動*,要斬殺丞相,然後廢掉皇帝。結果這件事情敗露了,霍氏也得到了懲罰。

D.魏相命令掾史要把各地的奇聞怪事以及如果有賊寇反叛和自然災害變故都報上來,郡守不上報,魏相總是向皇帝上奏說明情況。

27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宣帝始親萬機,厲精為治,練群臣,核名實。

(2)相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

【回答】

268.B

269.B

270.C

271.(1)宣帝才開始親自處理朝廷政事,勵精圖治,選擇賢臣,考核名實。

(2)魏相喜歡觀看漢朝舊事和大臣處理事務的奏章,認為現在與過去制度不同,現在要做的是奉行過去的舊例罷了。

【分析】

268.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細讀所給文段,明確瞭解文意,然後根據文意進行判斷,其中注意結合文言文行文的習慣,也可藉助標誌詞。“通籍”意思是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根據文意霍光的夫人顯和他們家的女眷都在長信宮有名籍,所以 “通籍”與“長信宮”之間不應斷開,排除AC兩項;由語境“驕奢放縱/恐浸不制”可知,有人驕橫奢侈,放縱不羈,擔心以後會無法駕馭,應削弱他們的權勢,所以“損奪”與“其權”中間不能斷開,構成動賓結構;“破散”與“*謀”構成動賓結構,意思是打消他們的*謀,排除D項。

故選B。

269.本題重點考查理解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解答本題,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B項,“答策出*者,可以評為‘狀元’”錯誤,答策出*者,可以評為“第一”或“高第”,不是“狀元”。

故選B。

270.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意,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仔細比對。C項,“藉助皇后的支援想要發動*”錯誤,由原文“及霍氏怨相,又憚之,謀矯太后詔,先召斬丞相,然後廢天子”可知,霍氏的後代怨恨魏相,又畏懼他,打算假稱太后有詔令,先把丞相魏相召來殺了,然後廢黜天子,所以“藉助皇后的支援”說法於文無據。

故選C。

27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後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1)句得分點:“親”,親自;“萬機”,當政者處理的各種重要事務;“練”,通“揀”,選擇;“核”,考核。第(2)句得分點:“故事”,舊事;“便宜”,指有利國家,合乎時宜之事;“以為”,認為;“務”,致力於、做。

【點睛】

古代文化常識——對策

在漢代,對策之法一般用於特科察舉。賢良方正、有道、敦樸、明*陽災異等科一般都屬於特科,實行對策。晁錯、董仲舒、公孫弘,都是通過對策顯示了才識而得到君主的賞識。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對漢代*曾產生重大影響。答策出*者,可以評為“第一”或“高第”。參加對策者一般都能得到任用,拜為中大夫、諫大夫、議郎、郎中、縣令等。

譯文

魏相,字弱翁,濟*定陶人,後來遷徙到平陵。魏相年輕時學習《易》,做郡裡的卒史,被舉為賢良,因為對答策問名次在前,做了茂陵縣令。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賓客來到茂陵,詐稱御史要到客舍來了。縣丞沒有按時去謁見這個賓客,他就把縣丞綁了起來。魏相懷疑是這賓客搗鬼,把他抓了起來,拷問他,瞭解到了他的罪行,判決這個賓客在街頭處死。因此茂陵治理得非常好。

幾年後,宣帝即位,徵召魏相進入朝廷做大司農,後來又升遷為御史大夫。宣帝四年,大將*霍光死了,皇帝思念他的功勞與德行,讓他的兒子做右將*,讓霍光的侄子樂平侯又掌領尚書省事務。魏相通過平恩侯許伯向皇帝上書,說:“現在霍光死了,他的兒子又做了大將*,他哥哥的兒子做尚書掌握政要,他家的兄弟女婿們掌有兵權,很有權勢。霍光的夫人顯和他們家的女眷都在長信宮有名籍,可以自由出入,有的夜裡從禁門出入,驕橫奢侈,放縱不羈,恐怕將來會慢慢的無法駕馭控制了。應該想法削弱他們的權勢,打消他們的*謀,來強固大漢萬世的基業,也使功臣霍光的聲名得以保全。”另外按過去的規定凡上書給皇帝的人都要把奏書寫成二份,其中一份為副本,掌領尚書省事務的官員先開閱副本,如果奏書的內容不當,就擱置起來不上報皇帝。魏相又通過許伯,抽去了副本,以避免皇帝受到矇蔽。宣帝看了魏相的奏書認為很好,詔令封魏相為給事中,完全採納了魏相的奏議。霍氏謀殺許太后的事才被皇帝知道了。於是就罷免了霍氏三人的侯的封號,命令他們回到宅第,他們的親屬被遷出補為官吏。在這個時候韋賢因為年老有病免去丞相職務,魏相於是代替韋賢做了丞相,並被封為高平侯,賜食邑八百戶。到後來霍氏的人怨恨魏相,又畏懼他,打算假稱太后有詔令,先把丞相魏相召來殺了,然後廢黜天子。事情被發覺,霍氏的人被殺了。宣帝才開始親自處理朝廷政事,勵精圖治,選擇賢臣,考核名實,魏相作為丞相,總管各官署的事務,很得皇上的歡心。魏相喜歡觀看漢朝舊事和大臣處理事務的奏章,認為現在與過去制度不同,現在要做的是奉行過去的舊例罷了。因此他多次條陳漢朝建國以來處理事情的妥善方法,以及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人的言論,奏請皇帝予以施行。

魏相命令掾史查訪各郡國的事務以及從家襄休沐回到官府,就稟報各處的異聞奇事,有時有反叛的賊寇和自然災害變故,郡守不上報,魏相總是向皇帝上奏說明情況。當時*吉是御史大夫,與魏相同心輔佐皇帝,皇帝十分看重他們。魏相*情嚴峻剛毅,不如*吉寬和。魏相執政九年,神爵三年死去,謐號為憲侯。魏相的兒子魏弘承襲了爵位,甘露年中因犯罪被削爵為關內侯。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