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經為郡文學,以孝廉為郎。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經為郡文學,以孝廉為郎。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經為郡文學,以孝廉為郎。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劾奏衛將*張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門,並連及安世居位無補。彭祖時實下門,寬饒坐舉奏大臣非是,左遷為衛司馬

寬饒初拜為司馬,躬案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有疾病者身自撫循臨問,加致醫*,遇之甚有恩。及歲盡交代①,衛卒數千人皆叩頭自請,願復留共更一年,以報寬饒厚德。宣帝嘉之,以寬饒為太中大夫,使行風俗,多所稱舉貶黜,奉使稱意。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迴避,小大輒舉,所劾奏眾多。公卿貴戚及郡國吏使至長安,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為清。

寬饒為人剛直高節,志在奉公。家貧,奉錢月數千,半以給吏民為耳目言事者。身為司隸,子常步行自戍北邊,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貴戚人與為怨,又好言事刺譏,奸②犯上意。同列後進或至九卿,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數上疏諫爭。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寬饒節,而非其如此,予書曰:“明主知君潔白公正,不畏強禦,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權,尊官厚祿已施於君矣。君宜夙夜惟思當世之務,奉法宣化,憂勞天下,雖日有益,月有功,猶未足以稱職而報恩也。”寬饒不納其言。

是時,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書宦官,寬饒奏封事曰:“方今聖道浸廢,儒術不行,以刑餘為周、召④,以法律為《詩》、《書》。”上以寬饒怨謗終不改,下其書中二千石⑤。諫大夫鄭昌愍傷寬饒忠直憂國,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上書頌寬饒。上不聽,遂下寬饒吏。寬饒引佩*自剄北闕下,眾莫不憐之。

(節選自《漢書·蓋寬饒傳》,有刪節)

    [注]①歲盡交代:漢時每歲末更換衛卒。②奸:同“幹”。③太子庶子:官職。④刑餘: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賢臣。⑤中二千石:官職。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躬案行士卒廬室             案行:巡視,察看

B.多所稱舉貶黜               稱舉:提拔,舉薦

C.皆恐懼莫敢犯禁             犯禁:私闖禁地

D.然深刻喜陷害人             深刻:嚴峻苛刻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以報寬饒厚德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B.①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為清     ②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

C.①而為凡庸所越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D.①在位及貴戚人與為怨           ②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屍合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蓋寬饒“剛直高節,志在奉公”的一組是

①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

②刺舉無所迴避,小大輒舉,所劾奏眾多

③奉錢月數千,半以給吏民為耳目言事者

④身為司隸,子常步行自戍北邊

⑤又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當世之務,奉法宣化,憂勞天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寬饒因通曉儒經被選為郡文學,憑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諫議大夫後,曾向皇帝檢舉揭發彭祖過殿門不下車及其父衛將*張安世居高位而無補朝政之事。

B.寬饒任司馬一職時,善待士卒,年終按例交接更換士卒時,數千人叩頭自請,願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寬饒因此受到宣帝嘉獎,被升任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風俗。

C.寬饒為司隸後,刺舉無所迴避,與公卿貴戚結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評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職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後進超越,對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當時皇上正用刑法治國,重用宦官,寬饒卻不識時務,仍對此上疏奏事,觸怒皇上,雖有鄭昌為其求情,也無濟於事,最終寬饒落得個引*自剄的結局。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寬饒坐舉奏大臣非是,左遷為衛司馬。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庶子王生高寬饒節,而非其如此。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上書頌寬饒。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C    2、D    3、B     4、C

(1)寬饒因犯上奏大臣不實的罪,被降職為衛司馬。

(2)太子庶子王生讚賞寬饒的節*,但不同意他的這些做法(認為他的這些做法不正確)。

(3)因為奏事不適合皇帝的心意而被文官詆譭侮辱,上書稱讚寬饒。

知識點:文言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