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①岑 參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

練習題2.7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①岑 參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①

岑 參

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言聖主長不用,其那②蒼生應未休。

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誰論,*上蟬鳴空滿耳。

注①大曆四年(769),岑參在嘉州刺史任滿後滯留蜀中。由於戎瀘間受亂*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詩即作於成都客舍,此時離詩人去世僅四五個月的時間。②其那:那,奈何。

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首聯“三度為郎”“一從出守”兩句自敘平生,概括了詩人的仕途經歷。這裡說“三”是言其為多數,且與下文“五”字不重複。

B.頷聯承首聯訴平生感慨,“長不用”指平生不是“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卻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對仕途的關心。

C.頸聯“客舍秋風今又起”,點出題目“客舍悲秋”,寫出了詩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淒涼的情感於蕭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聯“*上蟬鳴空滿耳”,以景結情,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空滿耳”與杜甫《蜀相》“隔葉黃鸝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E.本詩為詩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諸公傾訴情懷之作,敘事抒情,感情深沉悽切,格調慷慨悲涼,讀來不禁令人唏噓長嘆。

15.本詩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回答】

 解析 B項,“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卻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對仕途的關心”說法錯誤,不是“不敢抱怨”,而是沒必要抱怨,詩人的關注點在於“蒼生”,蒼生未休,詩人不安。D項,“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說法錯誤。不是以動襯靜,應是借景抒情(或“以景結情”“融情於景”)。以“滿耳”的蟬鳴襯托作者內心的孤寂;以秋蟬悽切的鳴聲收束全詩,將作者的種種悲愁表達得淋漓盡致。

15.

①抒發了詩人有濟世之志,卻壯志難酬的悲憤。“三度為郎”“一從出守”概括了詩人的仕途經歷,飽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嘆。

②體現了詩人不能得到“聖主”的重用,卻能關心“蒼生”的憂國憂民的情懷。“長不用”指長期未被重用,但詩人的關注點在於“蒼生”,百姓未能休養生息,安居樂業,詩人不安。

③流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年老體衰的悲嘆。“便白頭”“歲月如流水”“秋風今又起”三句悲嘆時光流逝,也是悲嘆自己年老體衰。④表現了詩人晚年的孤獨寂寞。“心事向誰論”“蟬鳴空滿耳”表現了詩人有滿腹心事,卻無處傾訴的淒涼。

解析從詩歌的題目看,“客舍”有遊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對秋天的傷感之情;從詩歌的內容看,詩人還寫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時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悵。能抓住其中三點,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即可。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