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鮑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學,明經,後為都尉、太守功曹,舉孝廉為郎,病去官,...

練習題2.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鮑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學,明經,後為都尉、太守功曹,舉孝廉為郎,病去官,...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鮑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學,明經,後為都尉、太守功曹,舉孝廉為郎,病去官,復為州從事。大司馬王商闢宣,薦為議郎,後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為西曹掾,甚敬重焉,薦宣為諫大夫,遷豫州牧。歲餘,宣坐免。歸家數月,復徵為諫大夫。宣每居位,常上書諫爭,其言少文多實。是時,帝祖母傅太后欲與成帝母俱稱尊號,封爵親屬,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何武、大司馬傅喜始執正議,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並進,董賢貴幸,宣以諫大夫從其後,上書諫阻。上以宣名儒。優容之。是時郡國地震民訛言行籌明年正月朔日蝕上乃徵孔光免孫寵息夫躬罷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宣覆上書上感大異,納宣言,徵何武、彭宣,旬月皆復為三公。拜宣為司隸。時,哀帝改司隸校尉但芫司隸,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時行園陵,官屬以令行馳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鉤止丞相掾史,沒入其車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隸官,欲執從事,杜門不肯內。宣坐距閉使者,亡人臣禮,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獄。博士弟子濟南王成舉幡太學下,曰:“欲救鮑司隸者會此下。”諸生會者千餘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車不得行,又守闕上書。上遂抵宣罪減死一等,髡鉗。宣既被刑,乃徙之上黨,以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長雄,遂家於長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有篡國之心,乃風州郡以罪法案誅諸豪桀,及漢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時,名捕隴西*興,興與宣女婿許紺俱過宣,一飯去,宣不知情,坐繫獄,自殺。

(《漢書•列傳第四十二》有刪節)

16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郡國地震/民訛言行籌/明年正月朔日蝕/上乃徵孔光/免孫寵/息夫躬/罷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

B.是時/郡國地震/民訛言/行籌明年正月朔日蝕/上乃徵孔光/免孫寵/息夫躬/罷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

C.是時/郡國地震/民訛言行籌/明年正月朔日蝕/上乃徵孔光/免孫寵/息夫躬罷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

D.是時/郡國地震/民訛言/行籌明年/正月朔日蝕/上乃徵孔光/免孫寵/息夫躬/罷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

16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者。漢朝選拔人才的科目,常合為一科,也指被推選者。

B.明經,漢朝選舉官員的科目,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文中指鮑宣以此科進入仕途。

C.三公,文中指西漢時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合稱。

D.田牧,指打獵與放牧,又指農業和牧業,後泛指從事農牧生產,在文中即是此意。

16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鮑宣勤奮好學,頗受*和地方官員器重。他先後擔任過都尉、太守的功曹,並被大司馬和大司空先後舉薦擔任官職。

B.鮑宣數次上書論政,曾當面指責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為鮑宣是名儒,因此對他很是優待寬容,沒有怪罪於他。

C.鮑宣不懼權勢,對宰相同樣不留情面。他曾將依仗權勢,違反規制,乘車在馳道中行走的宰相屬吏逮捕,並沒收其車馬。

D.鮑宣忠於漢朝,忠誠正直。他被王莽視為敵人慾除之而後快,後以牽連隴西*興一案為由被捕入獄,並在獄中自殺。

16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歸家數月,復徵為諫大夫。宣每居位,常上書諫爭,其言少文多實。

②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隸官,欲執從事,杜門不肯內。

【回答】

162.A

163.B

164.B

165.(1)鮑宣回家數月後,又被徵召為諫議大夫。他每次在位為官之時,常常上書進諫,據理力爭,他的言辭沒有文采,卻樸實而切中時弊。

(2)此事被交到御史中丞那裡處理,侍御史到司隸官衙處,想要逮捕鮑宣的隨從官吏,鮑宣閉門不讓他進入。

【分析】

162.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尤其要關注“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句子大意是:正在這時,郡國發生了地震,民間謠言四起,紛紛占卜求籤。第二年正月七年級發生日蝕,皇上於是徵召孔光,罷免了孫寵、息夫躬,又罷免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

其中“民訛言行籌”語意相連,中間不必斷開,且與下句中“明年”中間必須斷開,排除B項、D項;

“孫寵”“息夫躬”都是“免”的賓語,兩個人中間斷開,“息夫躬”後面斷開,排除C項。

故選A。

163.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此類文化常識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語境的含義作答。

B項,“文中指鮑宣以此科進入仕途”錯。“明經”,文中意為“精通經義”。

故選B。

164.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容的題型,要基本瞭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後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資訊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後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現問題。

B項,“當面指責傅太后失政”錯,原文是“宣以諫大夫從其後,上書諫阻”,意思是,鮑宣以諫議大夫的身份繼孔光、師丹、何武、傅喜等人之後,上書進諫阻止此事。並不是“當面指責傅太后失政”。

故選B。

165.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本題關鍵詞有:(1)“徵”,徵召;“居位”,在位為官;“其”,代詞,他的;“文”,文采;“實”,樸實、切中時弊。(2)“下”,名詞作動詞,下交;“從事”,隨從官吏;“內”,通“納”,使……進入。

【點睛】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絡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絡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參考譯文:

鮑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勤奮好學,精通經義,後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薦孝廉時做了郎官,因病離職,又做州從事。大司馬王商徵召鮑宣,推薦做議郎,後來又因病離開。哀帝初年,大司空何武任命鮑宣為西曹掾,很敬重他,又推薦鮑宣做諫議大夫,調任豫州牧。一年多後,鮑宣因犯錯誤被免官。回家數月後,又被徵召為諫議大夫。鮑宣每次在位為官之時,常常上書進諫,據理力爭,他的言辭質樸,卻樸實而切中時弊。當時漢哀帝祖母傅太后想和成帝的母親同稱尊號,併為其親屬封官授予爵位。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何武、大司馬傅喜一開始就堅持正義,違背了傅太后的旨意,於是都被免官。丁、傅子弟一齊加官晉爵,董賢因受寵而顯貴,鮑宣以諫議大夫的身份繼孔光、師丹、何武、傅喜等人之後,上書進諫阻止此事。皇上因為鮑宣是名儒,因此對他很是優待寬容,沒有怪罪於他。正在這時,郡國發生了地震,民間謠言四起,紛紛占卜求籤。第二年正月七年級發生日蝕,皇上於是徵召孔光,罷免了孫寵、息夫躬,又罷免侍中諸曹黃門郎數十人。鮑宣又上書言政,皇上對鮑宣的言論大感驚異,於是採納了鮑宣的諫言,起用何武、彭宣,十天半月間就重新復任他們為三公,拜鮑宣為司隸。這時,漢哀帝改司隸校尉為司隸,官位級別相當於司直。丞相孔光負責四時巡視園陵,其屬官仗恃有皇帝的敕令而違反規制,乘車在馳道中行走,鮑宣外出正好遇見,鮑宣就讓屬吏扣留了丞相掾吏,並沒收其車馬,羞辱丞相。此事被交到御史中丞那裡處理,侍御史到司隸官衙處,想要逮捕鮑宣的隨從官吏,鮑宣閉門不讓其入內。鮑宣因此犯了拒絕接納使者、沒有人臣之禮、大不敬、不守道義等罪過,被捕下廷尉獄。博士弟子濟南人王鹹舉著一扦旗幟到太學門前。說:“想救鮑司隸的人請集中在此旗幟下。”太學生聚集了一千餘人。到了上朝之日,他們攔住丞相孔光說明情況,丞相的車馬不能前行,又守候在宮闕門前,上書皇帝。皇上於是將鮑宣的死罪遞減一等,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鮑宣被判刑後,便舉家遷徙到上黨。他認為上黨地區適於農耕和放牧,又少才智出眾的人,容易為首稱雄,於是就把家安在上黨的長子縣。漢平帝即位後,王莽擅權*,暗地裡有*謀篡奪帝位之心,於是他暗示各州郡羅織罪名,陷害誅殺豪傑之士,乃至於對漢朝忠誠正直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如鮑宣與何武等人都要被處死。當時指名通緝隴西人*興,*興與鮑宣女婿許紺一起到鮑宣家拜訪,吃一頓飯就離開了,鮑宣不知實情,受牽連被捕下獄,(在獄中)自殺而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