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制,中書舍人擬稿,然後再由中書令或中書侍郎就此許多初稿中選定一稿,或加...

練習題2.0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制,中書舍人擬稿,然後再由中書令或中書侍郎就此許多初稿中選定一稿,或加...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制,中書舍人擬稿,然後再由中書令或中書侍郎就此許多初稿中選定一稿,或加補充脩潤,成為正式詔書,然後再呈送皇帝畫一敕字。經畫敕後,即成為皇帝的命令,然後行達門下省。……若門下省反對此項詔書,即將原詔書批註送還,稱為“塗歸”。……塗歸亦稱“封駁” “封還”“駁還”等,其意義略相同。……若以今日慣語說之,門下省所掌是一種副署權。每一命令,必須門下省副署,始得發生正式效能。如門下省不同意副署,中書命令便不得行下。詔敕自中書定旨門下複審手續完成後,即送尚書省執行。

   ——錢穆《*歷代*得失》

     材料二  設“通判州*事”一至二員,與知州同領州事,裁處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各州公文,知州須與通判一起簽押方能生效。通判還有權監督和向朝廷推薦本州的官員。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一一白鋼《**制度史·宋史》

      材料三  第五章  國務員

            第四十三條  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均稱為國務員。

            第四十四條  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

            第四十五條  國務員於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佈法律及釋出命令時須副署之。

    ——《中華*臨時約法》

    以副署權與**的關係為視角,結合所學,對以上三則材料所蘊含的歷史資訊進行解讀。(要求:提取資訊充分;總結和歸納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12分)

【回答】

【知識點】古代東西方的*制度·從漢至明清*制度的演變;近代*反侵略、求*的潮流·*亥*·《中華*臨時約法》;

【*】

解析:本題屬於綜合論*試題,回答時候要先從材料中提取相關資訊,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論*。材料一中的資訊可以從“三省六部制的職權、分工以及作用”的角度進行論述;材料二可以從“設通判掌副署權的職權和作用”來概括北宋副署權的情況;材料三可以從“《臨時約法》規定實行責任內*制目的以及作用”角度闡述*時期副署權情況;最後綜合概括副署權的概念以及子啊封建君主社會以及*時期主要作用。

參考*:

唐代中樞機構實行三省制。門下省掌封駁、副署權,是對中書省草擬政令、皇權決策的制約,既分割了相權,又有利於提高決策的確切度(有利於提高決策的正確率)。(4分)

北宋前期借鑑唐五代以來藩鎮割據之弊,設通判掌副署權,是分割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監督知州,加強了*集權。(4分)

*亥*後,*建立共和政體。《臨時約法》規定實行責任內*制,其目的在於監督、限制總統的行*,具有限制袁世凱專權的現實意義(4分)。

副署權,是國家*權力分配的一種形式,有效防止了相關權力機關的專權、獨斷。(1分)在君主*制度內,唐、宋在*、或在地方分權、副署的規定,終究是為維護君主**集權。而責任內*制則是通過立法,在三權分立體制之外,進一步防止*,維護*共和制度。(2分

【思路點撥】 解答本題的關鍵在對材料資訊比較判斷以及論*分析能力。

知識點:近代*反侵略 求*的鬥爭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