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訪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節選)   魏書生,1950年出生,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練習題2.0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訪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節選)   魏書生,1950年出生,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訪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節選)


    魏書生,1950年出生,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由於受“*”影響,他國中畢業即到農場勞動。1978年任中學教師,先後榮獲省功勳教師、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現任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


①記者:您好像說過:“我不會教書,是學生教會我教書。”為什麼這麼說呢?


魏書生:這是心裡話。我沒受過師範教育,19歲教書前是個種地的,你說怎麼辦?我只好跟學生商量著教。在這種商量中,我感受到的是與學生之間的*、默契、輕鬆和愉快。


②記者:在盤山三中任教半年後,您就被任命為教導處主任。1979年3月就開始了第一輪教改實驗,您成長的速度令人吃驚,這速度靠的是什麼呢?


魏書生:還是我帶班帶得好。我始終相信,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不是為“婆婆”服務的。語文教學“婆婆”多,最外行的領導、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長都可以指點語文教學。如果把各位“婆婆”的見解都拿來指導自己的話,那這堂課就徹底沒法上了,而且肯定也就離開了學生的實際。我當時提出老師不能把學生當作容器,退一萬步說,即使真把學生當容器,你還得研究各種容器口徑的大小,也就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我一開始教書,就想的是學生的需要,學生的感悟,學生的喜怒哀樂,這使我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減到最低點,非常融洽。因為總想著人家的接受能力,就教得比較輕鬆,而一旦學生高高興興地學了,也就把“婆婆”們要求咱完成的任務完成了,所以我很快就取得了成績。


③記者:您好像一直是個多重身份的人,職位不斷提升,卻一直堅持教課。大家感興趣的是,您作為教育局長在中學任教,如何處理與那個學校校長的關係?人家怎麼管理您?會不會感到不自在?


魏書生:我1997年到教育局,同時還在原來的市實驗中學教語文,每天一節課,當了6年局長,教了6年語文。我還是強調做事情,把課教了就完了。實驗中學的校長原來就是我的副校長,我們處了20多年,非常好,像一個人一樣。實驗中學我那個班的學生去年畢業了。因為搬家,現在我在職業技術學院師範系教兩個班的語文教材教法,一週四節課。1998年到2000年我在那兒當院長,現在我在那兒教課,職院院長也沒什麼想法呀,倒是找我商量工作更方便了。


④記者:您“出名”後經常去各地講學開會,頻繁的社會活動卻一點也沒影響您帶班,不但從不請其他老師代課,而且班級秩序井然。於是就有人感到奇怪,覺得您真是挺“神”的,這種評價中多少還有點將信將疑的成分。


魏書生:其實不奇怪也不“神”。當了主任後,又教課、又當班主任,使得我管理班級的時間少了。我就研究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發揮他們的作用,大家分頭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觀察與指導。很多人覺得我這種管班的方式比較新鮮,似乎沒費多少勁兒,就使班級井井有條,學生學得高高興興,於是就成了先進典型。別人挺奇怪:你剛教了一年多書,勁從哪兒來?我自己分析,還是在於我和學生是一家人,他們都幫著我出主意,我也幫學生出主意,合力大於分力之和。總也沒有管學生這個心態,而是為了學生好。到後來當了校長,包括現在這個活兒(教育局局長),都堅持一條:不是管人家,而是為人家好。為人家好,人家就容易接受,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讓每個人活得更好。


⑤記者:可是您實際上很成功,您肯定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和目標。您認為追求卓越和平常心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魏書生:我還是強調高高興興地活著。因為人很渺小、生命很短暫,所以才應該格外地珍惜,活得快樂一點、有效一點、對別人有用一點。我沒怎麼想過追求卓越,就願意多做事,高高興興地做事,做了一件又一件事,如此而已。人對著三個世界:外在的大世界、內在的自我世界,第三個就是本職工作。我的觀點是,這個地球上任何一份平凡的工作,當你全身心去做的時候,它都是一個巨集大的世界,都有無窮無盡的學問。工人做工,車零件,焊器物;農民種田,養雞,養豬,養花,幹進去,真的都是巨集大的事情,就在於你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說,人和工作之間有五種境界:一、無心無意,二、三心二意,三、半心半意,四、一心一意,五、捨身忘我。當你進入舍身忘我的境界,做這份平凡的工作時才感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杯水一個世界,一滴水一個世界,一個水分子一個世界,這樣你鑽研起來當然有無窮無盡的樂趣。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魏書生老師說:“我不會教書,是學生教會我教書。”是由於他沒受過師範教育,19歲教書前是個種地的。


B.魏書生老師所說的“婆婆”指的是學校領導和家長。


C.魏書生老師從當教師到後來當校長、當教育局局長,都堅持為對方好。


D.魏書生老師提出老師不能把學生當作容器,而提倡因材施教,不能進行灌輸式教育。


E.記者認為魏書生老師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而魏書生老師否定了這種說法,認為自己沒有怎麼想過追求卓越的理想。


13.本文是一篇訪談錄,記者的提問、魏書生老師的回答,都講明具體的時間、地點,請結合第②③兩部分談談這樣寫的好處。(4分)


答:                                                                          


14.結合文字中魏書生老師的經歷,談談他是如何達到“捨身忘我的境界”的?並聯系現實生活談談你的認識。(6分)


答:                                                               

【回答】

12.A、B.(A.“是由於他沒受過師範教育,19歲教書前是個種地的”是體現了魏書生謙虛的品格。B.魏書生所說的“婆婆”指的是最外行的領導、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長等。)


13.(1)體現了新聞的真實*(1分)寫出魏書生老師的一段真實生活經歷(1分);(2)體現了魏書生老師熱愛學生,熱愛教學,不管行政工作多忙,都堅持上課的良好品德和作風(2分)。


14.(1)魏書生老師認為人和工作之間有五種境界,“捨身忘我”是其中的最高境界。在管理上,他不論是當教師還是當領導,都是想著為人家好;工作上,他願意多做事,高高興興地做事,全身心投入,而且在其中享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4分,管理和工作各2分)


(2)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上也應該快樂一點、有效一點,即使從事的是枯燥的學習或平凡的工作,也應當全身心投入,努力尋求其中的樂趣,力爭進入舍身忘我的境界,踏踏實實地把學習或工作搞好。(2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