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荊軻者,衛人也,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

練習題1.5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荊軻者,衛人也,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荊軻者,衛人也,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聶曰:“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荊軻既至燕,愛燕之*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其所遊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項籍者下想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玉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談為太史公,有子曰遷。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淮,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於是遷仕為郎中。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發憤且卒。而子遷適反,見父於河洛之間。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日:“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爾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

(節選自《漢書·司馬遷傳》)

1.下列對文章中劃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B.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C.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D.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古代對人敬稱,也可用為第二人稱、表尊敬或愛意,稱荊軻為“荊卿”應為前者。

B.字:是人的別名,古人二十歲時取字,稱人用字,以表示尊敬。

C.陽: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引申為太陽、陽光溫暖、明亮等。

D.郎中:古稱中醫或賣*兼治病的人,《荊軻刺秦王》中“諸郎中執兵”即此義。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荊軻非平庸的人。他好讀書擊劍,雖說混在酒徒中,可是他的為人卻深沉穩重,喜歡結交當地賢士豪傑德高望眾之人,受到讚揚。

B.項羽志大才疏。他年少時,讀書習字沒有學成就放棄了,學習劍法也無所成,學習兵法也只是大概知道其中意思,並沒有深入學下去。

C.司馬遷求學四方。他十歲時已能誦讀古文。二十歲南遊*淮,北渡汶水泗水,在齊魯之都研討學業,觀察孔子教化的遺風。

D.司馬談對兒子寄予厚望。他臨死前叮囑兒子要繼承祖先的事業,要求兒子要積極爭取做太史的機會,這樣才能完成他要編寫的論著。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2)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

【回答】

1.B

2.D

3.D

4.(1)高漸離敲擊築,荊軻就和著節拍在街上唱歌,相互*,不一會兒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沒有人的樣子。(2)司馬遷低下頭流著淚說:“小子雖然不聰明,一定把父親編纂歷史的計劃全部完成,不敢有絲毫的缺漏。”

【解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藉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後結構關係,確定主幹,從而斷開句子。此外,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對文言文句讀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本題,“初起時”作為時間狀語,表示“在……時候”,因此不能斷開,排除A、D項,“楚將項燕”整體作謂語,不能斷開,排除C項。

故選B。

句子翻譯:項籍是下相人,字羽。開始起事的時候,他24歲。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大將。

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語境的含義作答。

D項,“郎中:古稱中醫或賣*兼治病的人,《荊軻刺秦王》中‘諸郎中執兵’即此義”理解錯誤,郎中,古代一種官職,宮廷的侍衛。“諸郎中執兵”的“郎”應該是此意。

故選D。

3.本題考查理解並分析文中重要資訊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後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

D項,“要求兒子要積極爭取做太史的機會,這樣才能完成他要編寫的論著”理解有誤,由原文“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爾其念哉!”可知,並沒有要求兒子要積極爭取做太史的機會,而是司馬遷一定會做太史。

故選D。

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本題,第一句關鍵點:“和”:“和著節拍”;“於市中”:“狀語後置”;“已而”:“不一會兒”。第二句關鍵點:“涕”:“流著淚”;“不敏”:“不聰明”;“闕”:“缺漏”。

【點睛】

複習時識記、積累大量的文化常識是解題的關鍵,而且掌握一些識記技巧對應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紹三種常用的記憶方法:1.穿針引線法。這根線可以是時間、空間、風格、內容等。例如記憶*古代文學史,可以以內容為線索,用時間線穿起各個朝代文學現象。具體如下:韻文類: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散文類:尚書→先秦散文→六朝陶淵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詩文三大家→明中葉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聯想記憶法。識記文化常識要進行相關的聯想,或相似聯想,或相反聯想。比如記憶屈原:屈原→《離騷》→*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李白、李賀。這樣能較系統地記住許多知識。3.積累法。對於一些常識*知識,要加強梳理和記憶。如古代的“官職常識”“人物稱謂常識”“文集命名常識”“科舉常識”“地理常識”“古籍常識”等,可以將所有需要記憶的文學文化常識化整為零,分配在各個時間段裡予以記憶。

參考翻譯:

荊軻是衛國人,到燕國後,燕國人稱呼他荊卿。荊軻喜愛讀書、擊劍。刑軻曾漫遊路經榆次,與蓋聶談論劍術,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出去以後,有人勸蓋聶再把荊軻叫回來。蓋聶說:“去找找看吧,他應該走了,不敢再留在這裡了。”派人到荊軻住處詢問房東,荊軻已乘車離開榆次了。荊軻到燕國以後,喜歡燕國一個以宰*為業的人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荊軻特別好飲酒天天和那個宰*的屠夫及高漸離在燕市上喝酒喝得大醉,高漸離擊築,荊軻就和著節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不一會兒又相互哭泣,旁若無人。荊軻雖說混在酒徒中,可是他為人卻深沉穩重喜歡讀書;他遊歷請侯,都是與當地賢士豪傑、德高望重的人相結交。他到燕國後,隱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對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開始起事的時候,他24歲。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大將。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國的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氣大得能舉起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很懼怕他了。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談擔任太史公時,有個兒子叫司馬遷。司馬遷生在龍門,在黃河邊上的山的南麓過著農耕放牧生活。十歲時已能識讀先秦古文著作。二十歲時南遊*淮,北渡汶水、泗水,在齊、魯之都研習學業,觀察孔子教化的遺風,在這時候,司馬遷被任命為宮廷的侍衛。這一年,天子開始舉行漢朝的封禪典禮,而太史公被滯留在周南,不能參與其事,所以心中憤懣,致病將死。其子司馬遷適出使歸來,在黃河、洛水之間拜見了父親。太史公握著司馬遷的手哭著說:“我們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遠在上古虞舜、夏禹之世便功名顯揚,掌管天文之事。後世衰落,今天會斷絕在我手裡嗎?你繼為太史,就會接續我們祖先的事業了。我死之後,你一定會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記我想要撰寫的著述啊。”司馬遷低頭流淚,說:“小兒雖然不聰明,但我會全力編撰先人所記的歷史材料,不敢缺略。

(節選自《漢書·司馬遷傳》)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