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根植“正能量”“正能量”本是天文學的專有名詞,其網路意思泛指一切給予人向上、給予人希...

練習題3.3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根植“正能量”“正能量”本是天文學的專有名詞,其網路意思泛指一切給予人向上、給予人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根植“正能量”

“正能量”本是天文學的專有名詞,其網路意思泛指一切給予人向上、給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動的動力和感情。

最近,媒體對職業教育的報道總是充滿了“負面訊息”,如職校生頻繁跳槽、用人單位反映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學校充當“廉價勞動力”的販賣者、頂崗實習亂象叢生、生源危機讓部分職業院校瀕臨倒閉等。似乎,社會輿論環境並沒有給職業院校正常發展、職校生進步根植“正能量”,相反,這些新聞報道正在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和判斷,形成一種“刻板印象”,而職校生也被社會另眼相看。

當然,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這是社會和公眾對職業教育正常、合理的判斷。但總體來說,職業院校成長的環境氛圍不容樂觀,職業教育的良*發展本身需要更加充足的“正能量”。

民進*副主席、*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說:整個職業教育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勞動用人部門對職業教育最不滿意的是人文教育,認為我們的學生不會做人。現在職業教育的學生大部分是升學競爭的失敗者,他們的信心、行為習慣、人生觀、價值觀等需要特別關注,這些比技能更重要。

暑假過後,經歷了中、大學聯考,又將有一批初、高中生走進中職和高職的大門。相對於應試教育中的“成功者”來說,他們是中、大學聯考的“失敗者”,也許,帶著失落與挫敗感,他們走進了職校的大門。如果學校不對這些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學生們的內心不能充滿著“正能量”,這勢必影響到職校生未來的發展。

職業教育的產出是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好的人才是職業教育發揮積極作用的最好說明。在職業教育整體“正能量”匱乏的大背景下,給職校生根植“正能量”,實屬不易,甚至還有些聊以*的感覺,職業教育的從業者不得不在如此困難中迎頭而上。

所謂的“正能量”,它指的是自信、樂觀、務實、踏實、自立、自尊、自強等積極因素。筆者以為,關乎人生觀、價值觀等“正能量”的根植是一個綜合*、系統*的工程,一方面,需要依託輿論環境的包容與進步,媒體對於職業教育正面形象的塑造,通過輿論的氛圍加以引導以及評價體系的轉變等;另一方面,要靠學校自身的建設與發展,讓職校生重拾這些積極的心態。學校自然義不容辭,擔負起主要責任,但是,在為職校生根植“正能量”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避免一些片面理解。

首先,避免簡單地以為開設幾門課程就能改變或塑造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很多學者認為,與職業技能的傳授相比,學校亟須加強人文課程的建設。一個問題是,職業院校的課程本就不少,人文課程的實施能否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我們無法保*,但是,依照筆者對教學的理解,這類課程的開設很多甚至大多以知識灌輸為主,最終通過考試來衡量,很多知識也不過是考過即忘,與提高人文素養有多大相關,難以衡量。

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應該是多方面的,這種培養模式從學生入校開始就應該滲透在學校事務的方方面面,它包括校園文化的浸染、社團活動的輻*、各類人文講座的薰陶、各種技能競賽的歷練、畢業生的聲名遠揚等,缺一不可。職校生內心的“正能量”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大氛圍中逐漸地重塑。

其次,落實到教育活動最實際的實施者身上,作為教師應注意方法的適當*,避免理想化、空泛化的教育。教師們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往往會採用賞識教育、成功教育,因而職校生漸漸適應了表揚的、理想化的教育環境,甚至學生把實習想得很美:實習就是工作,實習就是拿錢,實習就是徹底脫離苦海。這種脫離現實的教育,往往給學生造成一種假象,等到學生真正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才發覺,現實並不如想象中的那樣完美,心理期待與現實落差很大。

當然,給職校生根植“正能量”,學校自然擔負起主要責任,但是,這也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相信給這個弱勢群體點兒陽光,他們就會燦爛。

(節選自2012年8月27日《*青年報》,有刪節)

6.下列對於“正能量”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B. “正能量”指的是自信、樂觀、務實、踏實、自立、自尊、自強等積極因素。

C. 中、大學聯考“失敗”的職校生帶著失落與挫敗感走進校門,所以他們的內心缺少“正能量”,這勢必影響到職校生未來的發展。

D. 關乎人生觀、價值觀等“正能量”的根植是一個綜合*、系統*的工程。

7.在為職校生根植“正能量”的過程中,對於“需要避免一些片面理解”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 避免簡單地以為開設幾門課程就能改變或塑造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B. 避免知識灌輸,要重視提高職校生的人文素質。

C. 教師應注意方法的適當*,避免理想化、空泛化的教育。

D. 教師要避免脫離現實的教育,避免給學生造成一種假象。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媒體對職業教育“負面訊息”的報道不利於職校生根植“正能量”。

B. 職業院校成長的環境氛圍不容樂觀,職業教育的良*發展本身需要更加充足的“正能量”。

C. 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應該是多方面的,這種培養模式從學生入校開始就應該滲透在學校事務的方方面面。

D. 在為職校生根植“正能量”的過程中,媒體輿論氛圍的引導以及評價體系的轉變起著主要責任。

【回答】

6.C

7.B

8.D

【解析】試題分析:

6.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毀滅”過分加重了語意,原文是“影響到”。

7.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B項,“避免知識灌輸,要重視提高職校生的人文素養”不屬於需要避免的片面理解

8.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D項,起著主要責任的應該是學校。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