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題目。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蘇軾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

練習題2.7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題目。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蘇軾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注】此詩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2.結合尾聯,簡要賞析“嫌”字的妙處。

13.這首詩的前六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

【回答】

12.“嫌”,嫌棄,把殘燈擬人化。作者衷心感謝這盞殘燈不嫌棄自己,描寫了客中、長夜、孤舟中只有殘燈相伴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殘燈陪伴下感受到的寬慰與溫暖、無奈與自嘲。

13.病中的感傷;客中的孤寂;思歸的痛苦;老之將至的無奈。(如答“同情與憂慮百姓疾苦”,也算正確)

【解析】

12.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結合尾聯,簡要賞析‘嫌’字的妙處”,這是考查考生詩句煉字,考生抓住含意、手法、效果三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組織*。

“嫌”,嫌棄,把殘燈擬人化。作者衷心感謝這盞殘燈不嫌棄自己,描寫了客中、長夜、孤舟中只有殘燈相伴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殘燈陪伴下感受到的寬慰與溫暖、無奈與自嘲。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鍊推敲和創造*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主要是錘鍊詩中的動詞、形容詞和虛詞。) “煉字”的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方法:(1)直接釋義;(2)從語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運用效果。本題“競”“閒”兩個字對仗工穩、傳神生動。2.結合原詩句,再現景象。方法展開聯想,描繪該字所在詩句呈現的景象。注意點出意象的特點。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或評價該字的表達效果(準確鮮明、形象生動、新穎貼切、耐人尋味等)。考生抓住三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組織*。

13.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這首詩的前六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情感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景*特點及人物的處境。如果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一定抓住這些語句,進一步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本題情感要抓住關鍵詞“病”“不眠”“思歸”“發稀”來揣摩。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古典詩歌的作者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情感、主張、觀點和態度時,直白張揚(或開門見山,或卒章顯志)的少,含蓄隱晦(或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確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必須多管齊下,準確理解、仔細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抓情感的關鍵詞,比如本題中 “思歸”。首先,熟悉形象的符號意義。眾所周知,古典詩歌乃至各類文學作品都是藉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詩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敘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這些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稱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本題中的“病”“不眠”“發稀”。然後,把握詩中的顯*資訊,古典詩歌中,除了含蓄隱晦的隱*資訊,也有一些顯*資訊,鑑賞時要注意把握。 這些顯*資訊,一般出現在詩歌的標題或由命題者提供的註釋中。第三,瞭解典故的關聯比照。典故辭約意豐,常為古人在詩詞中使用,以與所反映的時、事、人形成關聯比照。典故的含義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對詩歌內容的分析鑑賞有時可以從所用典故的聯想比照意義著手。第四,分析運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的運用,是為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服務的。不僅是在解答“表達技巧”類題目時,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類題目時,也需要對詩歌中所採用的表達技巧進行分析,通過對錶達技巧的分析來把握詩意詩情。第五,捕捉蘊含的情感理趣 。古詩詞大都採用兩種表達方式,一為描寫,一為抒情。結構上,往往描寫在前,抒情在後;描寫是為抒情作鋪墊,抒情是描寫的昇華。詩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實飽滿,意蘊很深。分析詩人的心境與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這些詩句。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