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承認技術應用有負面作用,但他認為這隻能通過技術來消除。埃呂爾說...

練習題2.4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承認技術應用有負面作用,但他認為這隻能通過技術來消除。埃呂爾說...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承認技術應用有負面作用,但他認為這隻能通過技術來消除。埃呂爾說:“我們在盡力揭露技術發展招致麻煩的一面……我深信,所有這些麻煩都會隨著技術本身的不斷髮展而被消除,而且,確實也只有依靠技術的發展才能消除。”技術對消除、減弱技術的負面效果,當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脫硫,就應當研究和應用脫硫技術,仍然是人的決策。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技術應用的負面作用會自然消除,是沒有根據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學者弗洛姆說,現代技術系統有兩個指導原則:第一原則是“凡技術上能夠做的事都應該做”,第二原則是“最大效率與產出原則”。弗洛姆所說的第二原則,就是所謂的效率原則。他所說的第一原則提出了一種技術邏輯——“能夠做”等於“應該做”。這兩條原則結合起來,就是凡技術能夠做的都應當去做,而且還要儘量強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惡的技術,也應當採用,並且努力強化它的惡果。這當然是荒唐的邏輯。“能夠”是對技術功能的判斷,是事實判斷:“應該”是價值判斷、倫理判斷。“能夠”不等於“應該”,正如“應該”不等於“能夠”。同樣,技術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術。如果凡技術能夠做到的事,我們都應當去做,那我們就放棄了對技術應用後果的評價和責任。

人與技術的關係只能是創造與被創造、開發與被開發、應用與被應用、控制與被控制、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人是主體,技術是客體。人是目的,技術是手段。技術應當為人謀利,而不應當損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術的命運,而不是技術主宰人的命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要遵守技術的自然邏輯,即人造物進化的邏輯,也可以說是技術自身的邏輯;更要遵守技術的社會邏輯,或稱社會邏輯,這是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邏輯。技術的社會邏輯高於技術的自然邏輯,當這兩種邏輯衝突時,技術的自然邏輯服從技術的社會邏輯。技術本身的善惡、技術應用後果的善惡,只能根據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來判定。人類的最高目標,不是發展和應用技術,而是人類的全面發展,技術只是為了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技術越發展,越應該強調對技術的人文關注。

3.下列不屬於作者對弗洛姆“第一原則”評價的一項是(  )

A.第一原則事實上混淆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倫理判斷。

B.第一原則提出了一種技術邏輯,而這一邏輯是片面的。

C.如果應用這一原則,那麼,勢必會放棄對技術應用後果的評價和責任。

D.第一原則強調了凡技術能做的都應當去做,而且要儘量強化它的效果。

4.根據文意,下列對“人是主體,技術是客體”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A.人主宰技術的命運,人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應遵循技術的自然邏輯。

B.人類的最高目標是人類的全面發展,而技術必須為這個最高目標服務。

C.人是目的,技術是手段,人和技術是創造與應用、開發與控制的關係。

D.技術應當為人謀利,所以應大力發展技術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5.根據原文,下列真正屬於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A.要降低技術的負面作用,應強化人對技術應用的責任感,根據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來判定技術應用的後果。

B.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技術的負面作用就會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術的發展,技術的負面作用才會被消除。

C.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技術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術,如果技術能夠做到的事,我們就應當去做。

D.技術應用的負面作用,責任不在技術而在人,在於人怎樣應用,所以要遵守技術的社會邏輯,而非自然邏輯。

【回答】

3.D

4.B

5.A

【解析】

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字重要資訊篩選和理解的能力。A項對應文字第2自然段第6行的“‘能夠’是對技術功能的判斷,是事實判斷;‘應該’是價值判斷、倫理判斷。‘能夠’不等於‘應該’,正如‘應該’不等於‘能夠’。同樣,技術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術。”B項對應文字第2自然段第3~5行的“他所說的第一原則提出了一種技術邏輯——‘能夠做’等於‘應該做’。這兩條原則結合起來,就是凡技術能夠做的都應當去做,而且還要儘量強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惡的技術,也應當採用,並且努力強化它的惡果。這當然是荒唐的邏輯。”,C項對應文字第2自然段第4行的“如果凡技術能夠做到的事,我們都應當去做,那我們就放棄了對技術應用後果的評價和責任。”。據此可以斷定D是錯誤的。此類題的解答方法主要在於結合問題鎖定文字的相關區域進行關鍵資訊的概括分析,把握全文是前提。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篩選資訊”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1.應該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只要抓住了主要內容,篩選和整合資訊才會心中有數。2.依據題目要求,從考題要求出發,明確篩選資訊的標準。試題簡單的,可直接摘錄文中重要詞語作答;試題涉及範圍大、干擾資訊多時,就應該採用對比、求同的方法,分清資訊的主次,根據考題的要求,把有效資訊加以概括提煉出來。3.掌握解答這類試題的常用技巧。(1)根據語言標誌獲取相關資訊。如標題、序詞、註釋、表總提或對照的詞語。(2)根據反覆、照應確認重要資訊。反覆、照應一般是為了強調某個內容。(3)採用抽出關鍵詞句的方法獲取資訊。找到關鍵*詞語或句子,就得到了相關資訊。(4)根據命題要求或者題目暗示來篩選或獲取資訊。(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質特徵的詞語來獲取資訊。做題時要注意文字用詞與選頂中用詞的不同。如本題中A“能夠”不等於“應該”。

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重要語句的理解,*區域在第3段第7~8行。A項對應文字第3自然段第3行的“是人主宰技術的命運,而不是技術主宰人的命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要遵守技術的自然邏輯,即人造物進化的邏輯,也可以說是技術自身的邏輯;更要遵守技術的社會邏輯,或稱社會邏輯,這是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邏輯。”概括地說即“人主宰技術的命運,人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更應遵循技術的社會邏輯”,因此斷定該項是錯誤的。B項對應文字第3自然段第8~9行的“人類的最高目標,不是發展和應用技術,而是人類的全面發展,技術只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技術越發展,越應該強調對技術的人文關注”,該句的意思就是強調技術是人類全面發展的手段,結合題幹來看,與此句剛好對應,所以該項正確。C項對應文字第3自然段第1~2行的“人與技術的關係只能是創造與被創造、開發與被開發、應用與被應用、控制與被控制、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人是目的,技術是手段”,結合題幹來看,該句“人和技術是創造與應用、開發與控制的關係”的說法就是錯誤的。D項對應文字第3自然段第2行和第7行的“技術應當為人謀利,而不應當損害人的利益”“人類的最高目標,不是發展和應用技術,而是人類的全面發展”,而D項的意思與所對應的區域的意思不對應,因此斷定D項是錯誤的。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物件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資訊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範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係、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

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字的概括分析與整合能力。A項概括了文字第1~3自然段的內容,符合作者的觀點,所以是正確的。B項的觀點是第1自然段中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的,不是作者的觀點,所以該項是錯誤的。C項的觀點是第2自然段中學者弗洛姆的,也不是作者的觀點,所以該項也是錯誤的。D項的觀點“技術應用的負面作用,責任不在技術而在人”的說法沒有根據,更不是作者的觀點,所以D項也是錯誤的。這道題主要體現在對不同文段的抽象概括與分析上,D項是干擾項,如果不細緻的話,很容易選D項,所以關鍵是準確把握住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句,再加以細緻辨析。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物件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資訊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範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係、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做題是審清題目的要求,“真正屬於作者觀點的一項是”,迴歸文字,只要不屬於作者的觀點就錯。逐項代入原文驗*即可。如B項的觀點是第1自然段中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的。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