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送李端盧綸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練習題6.99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送李端盧綸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16.本詩的詩眼是“悲”字,圍繞“悲”字,詩中寫了哪幾種悲情?

17.頷聯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回答】

16.①故園衰敗之悲。詩人借衰草、寒雲、暮雪寫出了對故園衰敗之悲;②送別友人之悲。 直言“自堪悲”,別後“掩淚空相向”,寫出送別友人的悲傷;③感嘆身世之悲。小時喪父,多年客居他鄉,在外漂泊,歷經磨難,晚逢知己;④社會*之悲。“多難”寫出了社會動盪,“風塵何處期”寫出因社會動盪,與友人相見無期的悲傷。(答對3點4分,4點全對5分。直接指出悲情即可,可不分析。)

17.①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借“寒雲”“暮雪”,寫環境的*冷,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淒冷悲傷之情;(3分。指出手法、具體分析、點明作用各1分。)

   ②烘托,“寒雲”伴著友人而去,烘托出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悲涼心境;“暮雪”伴著詩人而歸,烘托出詩人送別友人後回家時的孤獨悲傷之感。(3分。指出手法、具體分析、點明作用各1分。)

【解析】

1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本詩的詩眼是‘悲’字,圍繞‘悲’字,詩中寫了哪幾種悲情?”,這是考查對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此類題目需要在分析整首詩的內容上把握情感,然後分類概括。由題目可知,這是一首送別詩,自古多情傷離別,本詩以“悲”字統領全文,首聯第二句“離別自堪悲”,直言離別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頷聯“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描寫了一幅嚴寒送別圖,淡雅中有幾分沉鬱,暗含其“悲”;頸聯“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回憶往事身世,更見其“悲”;尾聯“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多難”寫出了社會動盪,“風塵何處期”寫出因社會動盪,與友人相見無期的悲傷,社會*之悲。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分析詩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幾方面,一是詩歌的標題,二是作者,三是註釋,四是涉及詩歌中的景物及其特點,五是詩句中的情感詞。本詩的標題是“送李端”,這是一首送別詩,首聯第二句直言離別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頷聯描寫了一幅嚴寒送別圖,淡雅中有幾分沉鬱,暗含其“悲”;頸聯回憶往事身世,更見其“悲”;尾聯社會*之悲,更顯無奈之“悲”。

17.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頷聯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本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頷聯寫送別的情景, “路出寒雲外”,故人沿著這條路漸漸遠離而去,由於*雲密佈,天幕低垂,依稀望去,這路好像伸出寒雲之外一般。這裡寫的是送別之景,但融入了濃重的依依難捨的惜別之情。這一筆是情藏景中,借景抒情。“寒雲”二字,下筆沉重,給人以無限*冷和重壓的感覺,對主客別離時的悲涼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終於遠行了,留在這曠野裡的只剩詩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無已。偏偏這時,天又下起雪來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詩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迴轉身來,挪動著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風雪歸途。這一句緊承上句而來,處處與上句照應,如“人歸”照應“路出”,“暮雪”照應“寒雲”,發展自然,*調*,與上句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嚴冬送別圖,於淡雅中見出沉鬱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分鑑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鑑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釋(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鑑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鑑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美的賞析。解題格式: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見錯誤:解答這類提問時,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區域性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對的。但在闡述具體某句詩時,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本題“路出寒雲外”,故人沿著這條路漸漸遠離而去,由於*雲密佈,天幕低垂,依稀望去,這路好像伸出寒雲之外一般。這裡寫的是送別之景,但融入了濃重的依依難捨的惜別之情。這一筆是情藏景中,借景抒情。“寒雲”二字,下筆沉重,給人以無限*冷和重壓的感覺,對主客別離時的悲涼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