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二)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成道於貴州的王陽明王陽明(1472-1529年),...

練習題3.01W

問題詳情:

(二)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成道於貴州的王陽明王陽明(1472-1529年),...

(二)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成道於貴州的王陽明

王陽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餘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事家。遺憾的是,當今人們只知王陽明生於浙*,卻沒有充分重視他“成道於貴州”的經歷。其實,陽明心學的起點是“龍場悟道”,它奠定了王學的基石,並構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論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觸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後.發落到龍場,一住便是三個年頭。王陽明慘遭此禍,自是孤獨、寂寞、苦悶、悲慼。他由聚落千萬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涼的龍場,舉目無親,表食無著,不由得產生一種巨大的失落感,彷彿由天堂墜入地獄。他自知無處伸冤,萬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卻,於是對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亂如麻,恍恍惚惚,悲憤憂思無法排解,常常終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長嘯,悲歌以抒情懷。詩不能解悶,復調越曲,曲不能解悶,乃雜以詼笑。

在此絕望之中,是淳樸善良的龍場*給予他無私的援助,使他看見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氣,重新站立起來,與命運抗爭。他用生命的體驗來面對人生,面對殘酷的現實,走上一條艱苦、獨特的道路。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也是他學術思想的新開端。

龍場在萬山之中,“書卷不可搗”,於是王陽明默記《五經》要旨,但憑自己的理解去領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學。這一改變,使王陽明擺脫了世間凡俗,跳出了“以經解經”“為經作注”的窠臼,*思考,尋求人*解放。他在龍場附近的一個小山洞裡“玩易”,在沉思中“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心境由煩躁轉為安然,由悲哀轉為喜悅,一種生機勃勃的情緒油然而生。

謫居龍場三年,使他最受感動的就是那些樸實無華的“夷民”,他們與王陽明無親無故,卻能拔*相助,為他修房建屋,幫助他渡過了難關。這與京城中“各搶地勢,勾心鬥角”的情況相比,有如天淵之別。他體味到人間“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貴,從中得到新的啟示和靈感。

“千古龍岡漫有名”,這是王陽明謫貶龍場期間所寫的詩句,用以懷念和讚頌三國時的諸葛亮。如今,這一詩句卻成了後人對他的讚譽與緬懷。這龍岡,因王陽明而名揚四海:這龍岡,被人們譽為“王學聖地”。天下的王學,無論是浙中、*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粵閩諸學派,抑或是日本的陽明學、朝鮮的實學以及東南亞、歐美的王學,尋根溯源,都以貴州為淵藪,以龍岡為始發地。王陽明一生中辦過三個書院,最早的便是龍岡書院,在這裡傳習了第一批王學弟子,在他的<鎮遠旅邸書札》中提到陳宗魯、湯伯元等16人。王陽明的教育思想,,實際上也是在龍岡形成的,開山之作就是《龍場生問答》與《教條示龍場譜生》。王陽明思想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書院。貴州的龍岡書院、*西的濂溪書院和浙*的稽山書院,構成了王學傳播的主要路線。

王陽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觀止》作範文的有三篇,其中有兩篇是在貴州所作。篇是千古不磨的《瘞旅文>,*所致,一氣呵成,抒發憂鬱憤懣之情懷,如哭如訴,句句是淚,字字是血,讀後莫不黯然垂淚。另一篇是《象祠記》,闡述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發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關連結:

①王陽明11歲時就立下聖人之志,先氾濫於辭章,繼出入於釋教道教,再遍讀朱熹之書,經過26年的艱難探索,終無所得。直到37歲時在龍場的絕境中,王陽明放下得失榮辱,向死而生,終悟聖人之道。《王陽明年譜》:“始知聖人之道,吾*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誤也。”    

②朱熹認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過一物一物去格,得知萬事萬物之理,最後豁然貫通,成為聖人。而王陽明認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陽明從此與程朱分道揚鑣,初步建立起陽明心學的思想體系。《傳習錄》記載了王陽明對龍場悟道的體會:“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A. 對於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陽明,當今人們對他的瞭解並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於貴州”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經歷。

B. 流放到環境惡劣的龍場之初,舉目無親,衣食無著,艱難困苦超乎尋常,王陽明產生了種種消極情緒,對人生非常絕望。

C. 貴州龍場偏僻閉塞,貶官流放的王陽明躲在龍場附近一個安靜的小山洞裡沉思、品玩《易經》,心情好轉,生命又恢復了生機。

D. 與王陽明無親無故的“夷民”為他修房建屋,幫助他渡過難關,這些底層*以“真情”讓王陽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貴。

E. “千古龍岡漫有名”,王陽明以詩明志,把自己比作隱居臥龍崗的諸葛亮,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王陽明在龍場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內容?請結合文字簡要概括。

6.王陽明成道於貴州的人生經歷給你哪些啟示?請結合文字簡要回答。 

【回答】

4.AE

5.①用生命的體驗來面對人生,面對殘酷的現實;② 發揮*思考,尋求人*解放;③ 體味到人間“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貴;④在絕境中,放下得失榮辱,向死而生,終悟聖人之道;⑤認識到“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或:始知聖人之道,吾*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6.啟示一:逆境既是壓力也是機遇;

啟示二:做學問不能只是承襲,還應主動思考,另闢蹊徑;

啟示三:成就事業需長期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啟示四:將知識與生命體驗或生活實踐結合,才是真正的學問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