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各題。桂枝香 觀木樨①有感,寄呂郎中陳亮②天高氣肅,正月*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

練習題3.2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各題。桂枝香 觀木樨①有感,寄呂郎中陳亮②天高氣肅,正月*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各題。

桂枝香  觀木樨①有感,寄呂郎中

陳 亮②

天高氣肅,正月*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宮③都足。不辭散落人間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喚回春意,幾曾幽獨!    

是天上餘香剩馥。怪一樹香風,十里相續。坐對花旁,但見*浮金粟。芙蓉④只解添愁思,況東籬、淒涼黃菊。入時太淺,背時太遠,愛尋高躅。

【注】①“木樨”為桂花的一種,逢秋開放,花小香濃。②陳亮(1143年—1194年):一生力主抗金,竭憂於國事。此詞或作於孝宗淳熙六年(1179)秋。陳去看望曾任禮部郎官的呂祖謙,兩人縱論天下大事到夜半。呂說:不要以為當世不能用您。並對陳亮表示支援。陳很快慰。③三十六宮:這裡借指人間。④芙蓉:暗指杜甫“芙蓉小苑入邊愁”之句。

20.下闋“芙蓉只解添愁思,況東籬、淒涼黃菊”一句是如何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

21.此詞處處摹花之魂,又處處見作者風骨,你從詞中讀出了哪些崇高之美?請結合寫桂花之處簡要分析。

【回答】

20.

①用“芙蓉”語典表達邊愁:秋芙蓉盛開,未嘗不美,但一想起含有邊關烽火之憂

的“芙蓉小苑入邊愁”,只能是頓添愁思了。

②用“東籬黃菊”典故反襯作者積極用世的熱忱:黃菊

只能助人淒涼,暗指淵明遺世高蹈不足取法;而桂子可 “喚回春意”,表達了作者積極用世的熱忱。

21.

①積極用世的熱忱:桂花來自月宮,但“不辭”散落人間,而且願“三十六宮都足”,可見作者積極用世的熱忱。

②清高自尊,但不矜不伐:詞人擔心因自視之高,惹得 “群花自嫌凡俗”,表達了自尊且敬人的高尚人格;

③感國事艱危,欲力挽狂瀾的悲壯:時已晚秋,但作者不願自甘幽獨,仍想喚回已去的春意,把溫暖重新撒向人間。

④決不隨波逐流,只能高躅獨步的幽憤:“入時太淺”,開在深秋;“背時太遠”,難以入俗流,只能愛踵先賢之高跡。

【解析】

試題分析:

20.要回答此題,需要聯絡“‘木樨’為桂花的一種,逢秋開放,花小香濃。”這一註釋,明確此詞

的主旨,結合詞下注釋加以分析。根據“④芙蓉:暗指杜甫‘芙蓉小苑入邊愁’之句,寫出“芙蓉”

表達邊愁,並解釋語典,寫出“東籬黃菊”用典故,是聯絡陶淵明的內容,用以反襯積極用世,並能

解釋完整,即可得出*。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解答此題,有一個技巧:需要結合詞句加以分析,一般而言,詞人用典,是為了表達情感的需要,需要正確分析典故的內容即可。當然,需要聯絡詞的主旨以及內容加以具體分析才行。,這裡,“芙蓉”句隱然有邊關烽火之憂 ;“東籬”句則暗寓淵明遺世高蹈不足取法之深意 ,與上片“幾曾幽獨”呼應,見出他積極用世的熱忱。

21.分析作者風骨,其實就是從詞中找出一些標誌*的詞語,尤其是動詞,加以分析表達的請感,

如:“不辭”二字代花言志,實則詞人自道其願為人世作些事業的初衷,立意已高。此桂花既是天國

殊英,群花與之相併,當然顯得凡俗。足見詞人自視之高。但又不徑指群花凡俗 ,而說“群花自嫌凡

俗”,命意更高一層。複用一“怕”字為轉折,意思是我唯恐群花自慚,故不欲競放於百花爭豔的春

天,更翻進一層。“坐對”一語,無限旖旎親切,花、人神交,幾欲融為一體 。而“對”字究竟保有

距離,此即“不即不離”之境 。初聞其幽香,復對此殊*,乃想到其他種種秋花,由此類推,宕開詞

意,轉出柳暗花明境界。本題可據此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這首詞以花寄意,用浪漫主義手法 ,展開聯想,天上人間,神行萬里。詞中詠歎桂花的雅量高致,光明磊落胸懷,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表現出詞人人格光采四照,肝膽相照。因此,這首詞在內容上具有一種高尚美,讀之使人肅然起敬。上片借花言志,詞旨高遠,層層轉進,曲折深沉。下片以“是天上餘香剩馥”換頭,遙承上片“不辭散落人間”,意脈流貫 。但上片用擬人手法,代花述懷;下片改為詞人自己出面評說,構局一變 。“怪一樹香風,十里相續” 的“怪”字,即“難怪”之意。難怪此花香飄十里 ,原來它本是天上餘香散落人間。本題據此回答即可。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