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自屈原開始把它...

練習題7.43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自屈原開始把它...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此後的詩人們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例如吳均的“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而古詩中也有用“高樹”的,如曹植的“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可是“高樹多悲風”並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擔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葉子越多,感情越飽滿;而後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豈不正有“落木千山”的空闊嗎?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徵,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的問題。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又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半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說。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有著 一般“木頭”“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樹幹, 而很少會想到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這排斥也就是為什麼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具有繁茂的枝葉,與都帶有密密層層濃*的聯想。這是“樹”與“葉”的形象之間十分一致的地方,也正因為此 “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多帶來些什麼,在習於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彙了。至於“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裡又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它所暗示的顏**。樹的顏*,與葉還是比較相近的;而“木”呢,它可能是透著黃*,在觸覺上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螫個疏朗的清秋氣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的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窣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如此生動的緣故。它不同於“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也不同於“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 “木葉”的乾燥之感,也就缺少飄零之意。至於“落木”呢,則比“木葉”更顯空闊,它連“葉”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然“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

(摘編自林庚《說“木葉”》

6.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和“高樹多悲風"的“樹”的“飽滿”形象不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中的 “木”具備秋風落葉的形象,詩句意境更加空闊清冷。

B. 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能認識並交織組合語言形象中潛在的力量,形成豐富多*的詩歌語言,能夠說明“木”何以具有暗示*的藝術特徵。

C. 相較於“樹”暗示的顏*而言,“木”就顯得有些枯黃和乾燥,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這個特點,能給人帶來疏朗的秋天的氣息。

D.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的“落葉”形象和“木葉”不同,它沒有乾燥、微黃、疏朗的秋季的特點,它飽含著水分且較繁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木”彷彿本身含有落葉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點;而“樹”則沒有,它具有繁茂的枝葉, 與“葉”都帶濃*的聯想。

B. “木”的背後有著“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是“木”的暗示*所在,在此影響下,“木”很難讓我們想到葉子。

C. “木葉”的形象如此生動,是因為它帶有較強的暗示*;視覺上,它是微黃的而不是碧綠的;觸覺上,它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D. 無干燥之感的“黃葉”不具有飄零的意思,所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黃葉”就沒有“木葉”給人的疏朗、飄零之感。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概括及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自屈原把“木”準確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中,“木”似乎就帶有一層濃厚的秋意,如杜甫 《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就能傳達出蕭瑟、淒涼的秋意。

B. 詩歌語言的暗示*是“木”在*古詩中成為“豐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說”的主要原因。除“木”字外,古詩中“月” “水” “柳”等也具有暗示*。

C. 在*古典詩歌中,“木葉”很常見,但少有“樹葉”這個詞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樹”“葉” 二字意蘊較相一致,連用起來便使語言顯得重複囉嗦。

D. “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是疏朗與綿密交織而成的一個迢遠情深的美麗形象,就空闊疏朗之意的傳達上,“落木”遠遠不及“木葉”。

【回答】

6.B

7.C

8.D

【解析】

6.試題分析:偷換概念。原文第二段首句“木何以會有這個‘特徵’”中的“特徵”是指“本身含有落葉的因素”,而不是“暗示*”。

7.試題分析:以偏概全。對“木葉”形象生動的原因概括不全面。

8.試題分析:曲解文意。原文是“‘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

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型別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範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此題D項曲解文意。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標籤:屈原 閱讀 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