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史學“三病”當須“治”蘇全有當前我國的史學研究...

練習題2.52W

問題詳情: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史學“三病”當須“治”蘇全有當前我國的史學研究...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 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史學“三病”當須“治”

蘇全有

當前我國的史學研究存在三方面的問題,即智慧缺失、遠離現實、考據失真。

所謂智慧缺失,就是指史學研究的成果不僅缺乏價值、意義,還缺乏啟迪、借鑑。知古以察今,鑑往以知來,讀史可以明智,說的就是史學的功能。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今史學研究並非都是如此。例如,有鐵路史論者經過長篇大論之後得出結論稱,鐵路的修築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有外交史論者經過“深思熟慮”後形成的結論是“弱國無外交”;甚至有人口史論者通過對史料的艱難爬梳,指出人才主要分佈在都城和省會……至於為數不菲的所謂“歷史啟示”,卻鮮有啟示可言,反而令人啞然失笑。諸如此類的情狀俯拾皆是、不勝列舉。每念及此,不由得令人心中黯然。智慧缺失最集中的體現就是“馬後*史學”。所謂“馬後*史學“,就是以結果作為判斷的支撐,成者王侯敗者賊寇。如有觀點認為,即使是在德川時期的中葉,日本已經開始接受西方的貨*管理,這和帝制末期的*真是一大對比。對此有學者批評道:這言下之意顯然指18世紀仍為封建社會的日本,在制度上已較帝制*更為優勝。這便純屬馬後*的歷史認知。僅僅因為日本在近代迅速強盛,就*其制度在中世紀也是好的;因為*在近代節節敗退,就*其制度在帝國盛世也是壞的。歷史就像一個迷宮,其中佈滿智力機關,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出口。顯然史學界應該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概,多創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思想。

“爸爸告訴我,歷史有什麼用?”當面對兒子的突然提問時,法國年鑑學派大師馬克·布洛赫顯露了一絲猶疑和緊張。布洛赫之所以少了些自信,主要就在於象牙塔式史學的弊端:面向過去,背對現實。在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之間,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重前者,輕後者。特別是遠離現實,一方面體現在研究者對民眾、民族關懷的缺乏,科學嚴謹的研究成了職稱、獎金、晉升等目的的敲門磚。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小我”,少了“大家”。另一方面則在於研究成果與現實缺乏緊密關聯。史學的功能之一就是為現實服務,經世致用是*史學的優良傳統。社會既需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亦需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司馬光。不能僅僅是“太史公曰”,還應有“臣光曰”。今天的史學研究者,在面對“據古鑑今、以立時治”的《新唐書》、明清的經世學派時,顯然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真正有意義的史學研究應該是,以在今天看來已然陳舊無華、在當時卻石破天驚的認知為研究物件,努力闡釋其引發、生成的客觀環境、條件等促動因素,不是著意於就結果進行定*分析、評判,而是尋覓蝴蝶效應中那隻扇動翅膀的蝴蝶。

此外,史學研究中的失真之嚴重,我們從光緒死因課題的研究史即可洞悉無遺。20世紀80 年代之後,學術界通過種種文獻史料,如*第一歷史檔案館的脈案文獻、醫療檔案,時人日記、信札、筆記、野史等,綜合認為光緒帝系病死無疑。然而,到了2008年,經過眾多科研、考古單位的數年努力,藉助科技手段檢測後得出結論——光緒帝系*霜中毒死亡,併入選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傳統的文獻檔案研究與科技檢測結果迥異,不免令人對前者頓生疑竇。文獻檔案在歷史研究中一直被認為具有不容置辨的權威,但有關光緒死因問題的事例卻給我們敲響*鍾,所謂的文獻檔案真的可靠嗎?另外,文獻材料的不足還在於其內涵的多歧*。面對同一文獻,必定見仁見智,還原真實的歷史不能僅僅依據一家之言,我們應當批判地、慎重地對待文獻資料,在實際研究中加強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

今天,我們需要反璞歸真、重建史實,也需要了解歷史的底*、對比*。在未來的歷史研中,亟須運用多樣化的研究方法,特別是文獻檔案與科技手段相結合,以去偽存真,復原歷史的真實*。

(摘編自《*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史學“三病”的表現的一項是(3分)

A.一些學者認為,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早期改良思潮雖然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時發展,卻最終走向夭折,是因為*的改革理論體系與日本相比還不夠完備。

B.一段時期,一些研究者對陳獨秀基本上持否定態度,除了認同他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和右傾投降主義的帽子外,對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倡導推動作用也從來不提。

C.關於孫中山曾試圖用租讓*滿州地區權益來換取日本*閥或財閥的援助的情況,日本學者先後撰文加以披露,而*學界卻對此諱莫如深,甚至刻意否認。

D.楊善群《變混沌為清晰的重大發現》一文,對1972 年出土的銀雀山西漢前期墓葬中的文獻資料作了詳細辨析,駁斥了疑古學者懷疑《孫子兵法》為後人偽作的言論。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當今史學研究成果並非都是知古以察今、鑑往以知來的創造*思想結晶,很多所謂“歷史啟示”不僅不能給人以啟迪與借鑑,還常令人啞然失笑。

B.有學者認為,德川時期中葉的日本較帝制末期的*更為優勝是馬後*的史學認知,作者卻認為,日本近代的強盛足以*其制度在中世紀是好的。

C.史學研究成果要與現實緊密聯絡,史學研究者更要摒除象牙塔式的史學弊端,對民眾、民族要多一些關懷,在心中多裝些“大我”,少裝些“小我”。

D.真正的史學研究需要返璞歸真,面對同一文獻不能僅依據一家之言,更不能不關注它內涵的多歧*,在多樣化的研究方法下努力瞭解研究物件的真實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馬後*史學”是史學研究智慧缺失的集中表現,這樣的研究成果不僅不能以創造惶的思想讓人眼前一亮,而且更無法開啟歷史中的智力機關來去偽存真、復原真實。

B.史學研究要為現實服務,作者提出不能僅僅是“太史公曰”,還應有“臣光曰“,就提醒今天的史學研究者,應該把研究重點從《史記》轉移到《資治通鑑》上。

C.“光緒帝系*霜中毒死亡”的新發現表明:文獻檔案在歷史研究中的權威地位已經受到了挑戰,今後在實際研究中應該注重現代科技手段和文獻檔案研究相結合。

D.*史學的一個優良傳統就是經世致用,為現實服務,今天的史學研究者需要借鑑《新唐書》的編撰者和明清的經世學派的做法,認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回答】

1.D(D 項楊善群的文章是在對出土文獻資料詳細研究的基礎上所作的,是據實考據,不僅還原了歷史原貌,還對後人有啟迪作用)

2.B(B 項中“是馬後*的史學認知”是作者而非學者的觀點;“日本近代的強盛足以*其制度在中世紀是好的“也不是作者的的觀點,文中只是諷刺)

3.B(“應該把研究重點從《史記》轉移到《資治通鑑》上”錯,原文意在強調史學研究要為現實服務,不是具體研究專案重點的“轉移”)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社科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