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

練習題2.08W

問題詳情: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樹葉”可以不用多說,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藉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麼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後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髮展;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揮創造*,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麼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錠”了。而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此後的詩人們無論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說:“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裡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說:“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裡的“高樹多悲風”卻並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裡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後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裡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於“木”;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徵,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的問題,這暗示*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於感染*啟發*者在此,它之不落於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麼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的聯想。所謂:“午*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這裡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麼,在習於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彙了。至於“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裡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下面有關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詩中,“落葉”是很常見的一般形象,而“樹葉”這一形象從沒出現在古代詩歌中。

B、 在作者看來,“落葉”與“落木”所指物件相同,但給人的感受不同。“落葉”是一般概念,意義具體而可觀,內涵比較單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具有較多的感**,內涵比較豐富。

C、    作者一方面說吳均的《答柳惲》中“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其中的“高木”也可以說成“高樹”,另一方面又說“‘木’在這裡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兩種說法前後矛盾。“木”與“樹”二者所指物件明顯不同。說“‘木’在這裡比‘樹’更顯得單純”,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待它們,“樹”比“木”更有韻味。

D、    詩歌語言的暗示*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一般不會察覺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才能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說。

下列關於“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A、“木”除了作為一般概念樹的意義之外,還隱含有“落葉”“木頭”“木料”“木板”的影子,潛藏著樹幹的意義。

B、“木”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C、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木”與“樹”雖然指的是同一物件,但詩人都喜歡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

D、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暗示著落葉的緣故。

作者指出,詩歌語言具有“暗示*”,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能引起人們的豐富聯想。下列關於詩歌語言的暗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B、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

C、宋代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遊人”,暗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D、選文中引用“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中的“高樹”常常讓我們想起樹幹高大,樹葉茂密;“寒風掃高木”中的“高木”讓我們聯想到樹大樹高易招風摧殘。

【回答】

1.B(A“從沒出現”錯,C不矛盾。說“當然也可以”,是從二者所指物件的角度,說明二者沒有區別。說“‘木’在這裡比‘樹’更顯得單純”,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待它們,“木”比“樹”更有韻味。D“只有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才能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錯)

2.A

D(高樹暗示了滿樹葉子在吹動,高木暗示了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