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方誌敏最後的七個月樑衡方誌敏是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領袖。他獨自創立了一支紅*,一塊跨...

練習題1.0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方誌敏最後的七個月樑衡方誌敏是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領袖。他獨自創立了一支紅*,一塊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方誌敏最後的七個月

樑衡

方誌敏是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領袖。他獨自創立了一支紅*,一塊跨4省邊區近五十個縣、一百萬人口的贛東北根據地。被*稱為模範根據地,並授予他紅旗勳章一枚。根據地內經濟繁榮,教育免費,“隔日有肉吃”,還發行了股票。但是,由於當時*的“左”傾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厄運降臨。*紅*西去前,他被命率孤*北上,全*覆亡已成定勢。 

兵敗後,他本來是可以不死的。1935年1月15日,他已與參謀長粟裕帶八百人衝出重圍。但他說,作為領導人,我不能丟下後面的部隊,便又返身回去。這樣,他終於被捕。他知必死,為免與敵囉嗦,遂索一紙,寫下:“*必能取得最後勝利,我願犧牲一切,貢獻於蘇維埃和*。”便再不多言。敵押他到上饒、南昌等地示眾,他戴鐐銬,昂首立於臺上,凜然不可撼。當時一美國記者報道:“(在場的人)個個沉默不語,連*總部的*官也如此。這種沉默表示了對昂首挺立於高臺之上的毫無畏懼神*之人的尊敬和同情。”

方誌敏自1月29日被捕,到8月6日就義,在獄*七個月。開始,他只求速死。但敵想以*厚祿誘降他,就將他移至優待牢房。於是他便改變主意,儘量拖延時間,做兩件事。一是爭取越獄;二是以筆代*,寫文章。越獄需要外應,可是他接不上關係,眼見,每天都有一批批的戰友被拉出去*斃,他由孤*更又變成了孤身。他只好一人背水作戰,去做獄吏和高階囚犯*民黨人的工作,居然小有成功。雖不能越獄,但這些人幫他傳送出了珍貴的手稿。他在獄中寫了《可愛的*》《獄中記實》等十二篇文章、著述,共十三萬六千字。我們可以算一下,他1月底被捕,先是被來回轉移示眾,3月中旬才相對安定下來,到8月6日就義,大約一百三十天。這期間仍要不斷應付敵人的提審,要做團結動員難友的工作,做爭取獄吏的工作。他無任何資料,又要防敵突然搜查(有幾篇化為小說,他化名祥鬆)。他戴著腳鐐手銬,又有十多年的痔瘡,流血化膿,不能平坐。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這是何等的意志力。

這些手稿到他死後五年才輾轉送到黨在重慶的機關。*含淚讀罷即賦詩道:“血染東南半壁紅,忍將奇蹟作奇功。文山去後南朝月,又照秦淮一葉楓。”文山是文天祥的號,葉帥將方比之文天祥,實不為過。

現在我們重讀他的獄中文稿,提到最多的是“死”,隨時準備死,怎樣死,死前再抓緊為*做點什麼。當然,和死相對應的還有“生”。為誰而活,怎樣活。這是搶分奪秒,在敵人的屠*下書寫的一部生死書,一篇人生解讀錄。

讀獄中稿,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他坦然面對死亡。同室中還有獨臂將*劉疇西等三個紅*高階幹部,他們吃飯、下棋、談天、寫文章。“死是無疑的了,我們為*而生,更願為*而死。砰的一*,或*的一*。我們常是這樣說笑著。”他們準備好了臨刑前呼的口號,每天牢門一響,就準備敵人上來開啟腳鐐,拉去*斃。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敵之殘忍,居然懶得開啟腳鐐,推出*斃後連鐐同埋。多年後,人們就是憑著腳鐐上的號記,才確認了烈士的身份。

讀獄中稿,我們明白了他在死亡面前,為什麼這樣從容。原來他是在為民族贖難,明知是死,也要飛蛾撲火,以身殉國。文稿中有一大部分是分析當時*社會的矛盾,揭示民族的苦難。“佃戶向地主租田,一般都四六分,地主坐得六成。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數地主手裡。佃戶生活受飢挨凍,甚至不能生存。每到年關,被逼租逼債,賣妻鬻子,吊頸投水一類的悲慘事不斷髮生。” “*農村的衰敗、黑暗、汙穢,到了驚人的地步。”所以農民*是必然的,到年關時,常主動催促地下黨舉行*。

讀獄中稿最讓人落淚的地方,是他自知生之無望,但對事業仍不改初心。他的《在獄致全體同志書》自嘆再也不能為黨工作,沉痛自責。“沒有下決心硬衝過去,……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死命。”“我們雖在獄中,總是祈禱著你們的勝利和成功!”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文章寫敵人押方誌敏到上饒、南昌等地示眾時,引述一美國記者的報道,側面烘托方誌敏毫無畏懼的形象。

B. 方誌敏想越獄,但是沒有外應,而戰友一天天減少,他只好去做敵方人員的工作,成功地把自己的手稿送出監獄。

C. 方誌敏的手稿五年後送重慶的黨機關,*讀後賦詩,將方誌敏比作文天祥,表達了對方誌敏的讚頌之情。

D. 方誌敏和獄中的一些紅*幹部準備臨行前呼喊口號,但被敵方知道,敵人故意不開啟方誌敏的鐐銬而行刑。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A. 開頭一段用簡潔的語言概述了方誌敏創立紅*隊伍,開創根據地立下的功勞,反襯出*的“左”傾錯誤給*造成的損失。

B. 本文多處直接引用方誌敏文稿裡的敘述,不僅可以彌補自己直接掌握素材的不足,還可以增加敘述的真實*和文采。

C. 第三段運用了數字說明的方法,記敘了方誌敏在獄中堅持鬥爭和寫作的情況,從而使表達更準確,更科學,更具說服力。

D. 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在記敘了方誌敏最後七個月裡的感人事蹟的基礎上,探討了方誌敏怎樣對待生與死的問題。

E. 最後三段形式上採用了反覆、排比的修辭手法,加強了感情的表達;同時在內容上,這三段構成並列關係,層次分明。

12.本文主要表現了方誌敏的哪些思想品格?請簡要分析。

【回答】

10.D

11.AD

12.①不計個人安危,一心為*,他本來已經脫險,但為了*,他返回後面的部隊,導致自己被捕。寧死不屈,他戰敗被俘,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寧折不彎,坦然而對。有堅強的意志力。他克服種種困難,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在獄中堅持寫作。有堅定的信仰。他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但對黨的事業不改初心;他在獄中仍祝願戰友們取得成功和勝利。

【解析】

10.試題分析:D“被敵方知道”“敵人故意不開啟方誌敏的鐐銬”與原文不符。

11.試題分析:B在傳記裡引述不一定是為了增加“文采”,在本傳記裡不是為了增加文采。C“使表達更準確,更科學,更具說服力”分析不到位,應是具體體現方誌敏在獄中堅持鬥爭和寫作的情況和突出方誌敏具有“何等意志力”。E“在內容上,這三段構成並列關係,層次分明”分析錯誤,“他坦然而對死亡”“為什麼這樣從容”“最讓人落淚的地方是”,可見在內容上,這三段構成遞進關係,感情逐層加深。

12.試題分析:本題實質是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需要通過閱讀梳理出主要事件。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這類題目通常要注意篩選出文章的主要資訊歸納出觀點,並舉出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論*。如本題,要作出*,其實只要注意文字的開頭和結尾處的敘寫,加上正文中的有關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歸納即可得出*。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