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四、現代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回   聲  李廣田①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還是最喜歡...

練習題1.98W

問題詳情:

四、現代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回   聲  李廣田①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還是最喜歡...

四、現代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

回    聲   李廣田

①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還是最喜歡跟著母親到外祖家去,這原因是為了去聽琴。

②外祖父是一個花白鬍須的老頭子,在他的書房裡也有一張橫琴,然而我並不喜歡這個。外祖父常像瞌睡似地俯在他那橫琴上,慢慢地撥弄那些琴絃,發出如蒼蠅的營營聲,那簡直就如同老祖父硬逼我念古書一般。我與其聽這營營聲,還不如到外邊的籬笆上聽另一種琴聲。那種我無意中發現的聲音招呼我,彷彿一隻螞蚱的振翅聲,又好像一隻小鳥的剝啄。我費了不少時間終於尋到那個發聲的機關:是籬笆上一片枯葉,在風中戰動,與枯枝磨擦而發出好聽的聲響,我喜歡極了,我很想告訴外祖。

③然而我所最喜歡的還不在此。我還是喜歡那張長大無比的琴。

④黃河從外祖家的屋後流過。黃河邊上的河堤,便是我最喜歡的一張長琴:呼嘯的風順著河堤吹過堤上的電杆木,杆上的電線就迎風起舞,發出嗡嗡的聲音,這是多麼美妙的琴聲啊!那嗡嗡聲在冬夜的黑暗中容易使一個孩子想到許多神怪事物。緣著琴絃,我從那黃河源頭,想到那黃河所傾注的大海。我猜想那山是青的,那海是綠的,海上滿是小小白帆。而我自己呢,就沿著那條在月光中發著銀光的琴絃飛行。我漸漸有些暈眩,我用一個小小鐵錘一路敲打,那條條琴絃發出嗡嗡的聲響。最後才發覺自己仍是躺在外祖母溫暖的被裡,心裡有多麼寂寞啊。

⑤說到外祖母,她的慈心總是值得感激的,她曾以種種方法使我快樂,她給我說故事,唱謠曲,給我說黃河水災的可怕,說老祖宗兜土為山的傳說,並用竹枝草葉為我作種種玩具。我怎麼也沒想到她把一個小瓶懸在風中叫我聽琴。那是怎樣的一個小瓶啊!大小如蘋果,顏*是純白,材料很粗糙,是沒有什麼光亮的瓷釉。那東西家裡傳遞了許多代。老祖母從一箇舊壁櫥中找出這小瓶,小心地拂拭著瓶上的塵土,以嚴肅的微笑告訴道:“別看這小瓶不好,這卻是祖上的傳家寶呢。”

⑥我們的老祖宗是一個好心腸的醫生,他用他的通神的醫道救活過許多垂危的人。“他曾用許多小瓶珍藏一些靈*,現在只有這一個小白瓶兒。”外祖母一邊說著,一邊又顯出非常惋惜的神*。我聽了老祖母的話也默然無語,因為我也同樣地覺得很惋惜。我想當年一定有無數這樣大小瓶兒,同樣大,同樣圓,同樣是白*,同樣是好看,可是現在就只剩著這麼一個了。那些可愛的小瓶兒都分散到哪裡去了呢?而且還有那些靈*,還有老祖宗的好醫術呢?我簡直覺得可哀了。

⑦外祖母把小白瓶拂拭潔淨之後,找尋到一條結實的麻線,用麻線繫住瓶口,又搬一把高大的椅子,放在一根晒衣服的高杆下面。她在椅子上搖搖晃晃的樣子,現在叫我想起來還覺得心驚。她搖搖晃晃地立在椅子上,伸直了身子,舉起了雙手,把小白瓶往那晒衣杆上系,把那麻繩纏一匝,又一匝,結一個紇撻,又一個紇撻,惟恐那小瓶被風吹落,摔碎了祖宗的寶貝。她笑著,我也笑著,卻都不曾言語。然而,然而那個小瓶,在風中卻沒有一點聲息。

⑧我同老祖母都仰著臉望那風中的瓶兒,兩人心中均覺得黯然,然而外祖母卻還在安慰我:“好孩子,不必發愁,今天風太小,幾時颳大風,一定可以聽到嗚嗚響了。”

⑨現在我每逢走過電杆木,聽見電杆木發出嗡嗡聲時,我就感覺那像是從一個時光隧道里發出的幽怨的回聲。那讓我想起自己的根,人這種生物不生根是奇怪的。可我的外祖家已經衰落不堪,只剩下孤兒寡婦,一個舅母和一個表弟,在赤貧中過困苦日子,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去世多年了。

(節選自《李廣田鄉土散文選》,有刪改)

16.作者寫了自己童年時代聽到的哪些琴聲?請結合全文內容加以概括。(4分)

                    ▲                      ▲                           。

                    ▲                      ▲                           。17.請簡要分析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                      ▲                           。

                    ▲                      ▲                           。

18.文中劃線句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刻畫了外祖母怎樣的形象特點?(6分)

                    ▲                      ▲                           。

                    ▲                      ▲                           。

19.請探究文章標題“回聲”的意蘊。(6分)

【回答】

①外祖父*奏的如蒼蠅般的營營的琴聲;②籬笆上一片枯葉在風中與枯枝摩擦而發出的聲響;③在外祖父家夜宿時聽到的風吹過電杆木時杆上的電線迎風起舞的聲響。(4分)

①這一段主要寫童年的遐想,表現作者對這一琴聲的喜愛;②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我還是喜歡那張長大無比的琴”,引出下文祖母找到小瓶讓我聽琴的事情。(4分)

運用了動作、心理描寫,反覆的修辭。動作描寫“立”“伸直”“舉起”等,心理描寫“唯恐那小瓶被風吹落,摔碎了祖宗的寶貝”,反覆的修辭“一匝,又一匝”“結一個紇撻,又一個紇撻”。表現了外祖母對小瓶的珍視和對我的疼愛,可見她敬祖、慈愛的特點。(6分)

①“回聲”代表作者童年在外祖母家聽到的種種令人回味的自然天籟;②“回聲”還指童年記憶中那些帶給作者溫馨回憶的外祖母等親人③“回聲”也指作者對自己精神生存之根的追尋。(6分)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