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八駿劉基穆天子得八駿以造王母,歸而伐徐偃王,滅之。乃立天閒、內外之廄。八駿既居...

練習題9.33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八駿劉基穆天子得八駿以造王母,歸而伐徐偃王,滅之。乃立天閒、內外之廄。八駿既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八駿

劉基

穆天子得八駿以造王母,歸而伐徐偃王,滅之。乃立天閒、內外之廄。八駿既居天閒,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內廄,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廄,食粟日六鬥;其不企是選者為散馬,散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為民馬,弗齒於官牧。以造父為司馬,故天下之馬無遺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駿死,馬之良駑莫能差,然後以產區焉。故冀之北土純*者為上乘,居天閒,以駕王之乘輿;其厖①者為中乘,居內廄,以備乘輿之闕,戎事用之;冀及濟河以北,居外廄,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於四方者用之;*淮以南為散馬,以遞傳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食亦視馬高下,如造父之舊。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參以外廄。二廄之士不相能。內廄曰:“我乘輿之驂服也。”外廄曰:“爾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爭而聞於王,王及大臣皆右內廄。既而與盜遇,外廄先,盜北。內廄又先上以為功。於是外廄之士馬俱懈。盜乘而攻之,內廄先奔,外廄視而弗救,亦奔。馬之高足驤首者盡沒。王大懼,乃命出天閒之馬。天閒之馬,實素習吉行,乃言於王而召散馬。散馬之士曰:“戎事尚力,食充則力強。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儕力少而恆勞,懼弗肩也。”王內省而慚,慰而遣之,且命與天閒同其食,而廩粟不繼,虛名而已。

於是四馬之足交於野,望粟而取。農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壯皆逸入於盜,馬如之。王無馬不能師,天下蕭然。

(選自《劉基散文選集》)

【注】厖máng:雜*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其不企是選者為散馬    企:達到

B. 以備乘輿之闕           闕:同“缺”

C. 乃參以外廄              參:代替

D. 王無馬不能師            師:裝備*隊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乃立天閒、內外之廄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又下者為民馬,弗齒於官牧  其制稍異於前

C. 如造父之舊                王之好樂甚

D. 戎事尚力,食充則力強      木受繩則直

15.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B.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C.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D.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造父擔任司馬,以八駿為良馬的最高典範,為穆天子制定了選擇天下良馬的標準,將天下馬匹分為五等並區別對待,確實做到了“馬盡其才”。

B. 穆王和造父死後,選擇良馬的標準卻從實質上改變了,區別對待種種的做法也完全改變,這為以後埋下了產生惡果的種子。

C. 戰事突起,內外馬廄的養馬之人互相推諉,而王與各位大臣又一味袒護內廄,在此關鍵時刻,藉助散馬才挽回了敗局,這令夷王十分慚愧。

D. 作者以養馬之事,喻指養士之事,養馬當以馬之“良駑”為別,對待人才也應把才能高低作為衡量選拔的重要標準。

1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馬之良駑莫能差,然後以產區焉。

(2)爾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回答】

13.C

14.D

15.D

16.D

17.(1)馬的好壞(良馬與駑馬)不能區分,這樣以後就按產地來區別。(2)你們 吃的多而且作用小,憑 什麼高我們一等?(3)秦王擔心藺相如摔碎和氏璧 ,於是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不要摔碎和氏璧,命令有關負責人員檢視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

【解析】

13.試題分析:“參”應為“摻和,加入”。

14.試題分析:D項,中兩個“則”皆為“就”,表順承;A項,連詞,於是,就/錶轉折,卻; B項,介詞,被/介詞,和;C項,結構助詞,的/助詞,主謂間取消**。

15.試題分析:“季年”,一個詞語不要斷開;“內廄之馬”做後句主語,“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並列結構和足以斷開。

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注意句子成分和並列的結構。

16.試題分析:A項,中與原文中的時序不符;B項,中“區別對待不同馬匹的方式也完全改變”錯, C項,中“藉助散馬才挽回敗局”錯。

17.試題分析:“差”“然後”“以”“而”“用”“乃”“辭謝”“固請”“案圖”和賓語前置句的翻譯。

參考譯文:

穆天子得到八匹駿馬用來造訪王母,回來後征伐徐偃王,消滅了他。就建造天閒馬廄和宮內外馬廄。八駿住在天閒,每天吃一石粟米;那次等的馬住內廄,每天吃八斗粟米;再次等的住外廄,每天吃六鬥粟米;那些達不到這等級的馬為散馬,散馬每天吃粟米五斗;再下等的馬為民馬,就不能被官家所記錄 。起用造父擔任管理馬的官。所以天下的馬就沒有被遺漏的良馬,而(對於)按照馬的優劣給予食物的辦法沒有不心甘情願的。

穆王死了,造 父死了,八駿也死了,(因此)馬的好壞不能再區分,這樣以後只就按馬的產地來加以區別。冀地以北純*的為上等馬,住在天閒,用來駕御君王乘坐的車;那些雜*的為中等馬,住在內廄,用以作君王乘車補缺時的備用,和戰事時用;冀地及濟河以北的馬,住在外廄的馬,諸侯和王公貴卿大夫以及派往四方的官員們用它們;*淮以南的為散馬,用來傳遞書信,服各種勞役,大事是不用的。那些養馬者的俸祿也因所養馬的高下而有高低,和造父原來的做法一樣。

等到夷王末年,盜 賊起事。內廄的馬該當服兵役,它們都飽食終日而且驕縱,聽到戰鼓就驚退,看見旌旗就逃跑。於是就將外廄中的馬摻雜到它們中間。兩廄(內、外廄)的養馬人卻不能親善。內廄的說:“我(的馬)是君王車轅兩旁的馬。”外廄的說:“你們食俸多卻作用小,憑什麼高我們一等?”爭論起來並傳到夷王 那兒,夷王和大臣都偏袒內廄。不久和盜賊遭遇,外廄先上陣,盜賊敗北。內廄又搶先上去認為是自己的功勞。於是外廄的飼馬之人和馬都懈怠。盜賊乘機進攻,內廄的馬率先逃跑,外廄的看見了卻不相救,也逃跑了,(於是,)身材高大的馬全部死了。夷王非常害怕,就命令派出天閒的馬。天閒的馬平時都習慣於吉祥和平的場合,於是就(有人)跟夷王稟報要求召集散馬。養散馬的人說:“參戰憑的是力氣,吃飽了就力氣大。如今食物比我們多一倍的尚且不能承擔任務,我等力氣小而且常年勞累,恐怕不能負擔啊。”夷王反省以前的作法就覺得慚愧,慰勞他們後又派他們出征,並且命令他們和天閒享受同等食物標準,但倉庫的粟米供應不上,徒有虛名而已。

從此以後,四種馬的足跡在野外雜*錯,看見粟米就吃。農民不能耕種,那些老弱的都餓死;強壯的都逃跑了,加入到盜賊之中,那些馬也像這樣。國王沒有馬可以裝備*隊,天下(從此)不再安寧和平。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