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徐之才,丹陽人也。之才幼而雋發,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曾與從兄康造樑...

練習題2.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徐之才,丹陽人也。之才幼而雋發,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曾與從兄康造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

徐之才,丹陽人也。之才幼而雋發,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曾與從兄康造樑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聽《老子》。舍為設食,乃戲之曰:“徐郎不用心思義,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蓋聞聖人‘虛其心而實其腹’。”舍嗟賞之。啟魏帝雲:“之才大善醫術,兼有機辯。”詔徵之才。之才*石多效,又窺涉經史,發言辯捷,朝賢競相要引,為之延譽。

之才少解天文。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啟之,文宣聞而大悅。時自婁太后及勳貴臣鹹雲關西既是勁敵,恐其有挾天子令諸侯之辭,不可先行禪代事。之才獨雲:“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諸人鹹息。須定大業,何容翻欲學人。”帝從之。之才非唯醫術自進,亦為首唱禪代,又戲謔滑稽,言無不至,於是大被狎暱。皇建二年,除西兗州刺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療之,應手便愈,孝昭賜採帛千段、錦四百匹。

之才醫術最高,偏被命召。武成酒*過度,恍惚不恆,曾病發。即處湯方,數劑湯,疾竟愈。帝每發動,輒遣騎追之,針*所加,應時必效,故頻有端執之舉。又有以骨為*子靶者,五*班斕。之才曰:“此人瘤也。”問得處,雲於古冢見骷髏額骨長數寸,試削視,有文理,故用之。其明悟多通如此。

之才聰辨強識,有兼人之敏,尤好劇談謔語,公私言聚,多相嘲戲。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云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歷事諸帝,以戲狎得寵。武成生齻牙,問諸醫。尚*典御*宣文以實對,武成怒而撻之。後以問之才,拜賀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聰明長壽。”武成悅而賞之。

15.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朗不用心思義           思義:思考義理

B.之才少解天文             少解:稍稍懂得

C.帝每發動                 發動:徵發動員

D.知午年必有革易           革易:改變更替

16.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雲/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

B.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雲/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

C.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雲/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

D.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雲/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之才少年早慧,才學不凡。他五歲就能背誦《孝經》,八歲就略通其意旨;他曾機智地用書中的語句應對周舍的戲謔,贏得周舍的讚賞。

B.徐之才見多識廣,明悟多通。有一個人曾經用**斑斕的人骨做*靶,徐之才通過觀察做出判斷,認為死者生前一定患過骨瘤。

C.徐之才聰明過人,擅長狎語。武成帝長了齻牙,*宣文說實話而遭了打,徐之才卻拜賀說那是智齒,長智齒的人聰明長壽,武成帝聽後十分滿意,賞賜了他。

D.徐之才擅長醫術,療效明顯。他曾經為武明皇太后治病,手到病除;他為武成帝治病,數劑*就使武成帝痊癒。所以他常留在他們身邊侍奉醫*。

18.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之才*石多效,又窺涉經史,發言辯捷,朝賢競相要引,為之延譽。

(2)之才非唯醫術自進,亦為首唱禪代,又戲謔滑稽,言無不至,於是大被狎暱。

【回答】

15.C

16.C

17.D

18.(1)徐之才治病用*多有顯效,又涉獵經史之學,言語敏捷善辯,朝廷賢士競相邀約、引見,使他的名聲越傳越遠。(關鍵詞:“窺涉”、“辯捷”、“要引”、“延譽”各1分,大意1分。)(2)徐之才不僅醫術精通,而且在當朝首先倡導禪代,他能說會道,語言又詼諧幽默,因此與皇帝十分親近。(關鍵詞:“自進”、“唱”、“滑稽”、“狎暱”各1分,大意1分)

【解析】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C項“帝每發動”中的“發動” 是“疾病發作”的意思。選項中的解釋錯誤。實詞的意思要結合句意來理解。這句話出自文中“武成酒*過度,恍惚不恆,曾病發。即處湯方,數劑湯,疾竟愈。帝每發動,輒遣騎追之,針*所加,應時必效,故頻有端執之舉。” 前文“曾病發”“ 疾竟愈”後文中 “針*所加,應時必效”可以推測,這裡的“發動” 是“疾病發作”的意思。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例如本題就是採用了代入原文法,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本題由前文“曾病發”“ 疾竟愈”後文中 “針*所加,應時必效”可以推測,這裡的“發動” 是“疾病發作”的意思。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絡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本題正確斷句為“嘗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聲雲/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閱讀文段,根據文段中虛詞“之”“ 為”和相同句式“為……”判定句讀。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本題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先抓文段中虛詞“之”“ 為”和相同句式“為……”判定句讀,再結合文意細細斷開。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D項中“所以他常留在他們身邊侍奉醫*。”錯,原文第三節說“武成酒*過度,恍惚不恆,曾病發。即處湯方,數劑湯,疾竟愈。帝每發動,輒遣騎追之,針*所加,應時必效,故頻有端執之舉。”,文中說的是武成帝發病時就讓徐之才來,徐之才常常為他侍奉醫*。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後進行比較選項即可發現錯誤。

18.

試題分析: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窺涉” 涉獵、“辯捷” 敏捷善辯、“要引” 邀約、引見、“延譽” 使 名聲越傳越遠;(2)“自進” 精通、“唱” 倡導、“滑稽” 詼諧幽默、“狎暱” 親近。文言文翻譯最主要是抓得分點,考生把兩句放到原文中,根據上下文意思,再結合句中得分點來翻譯句子。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閱讀翻譯四字訣:首覽全文,掌握大意。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詞句難解,前後聯絡。跳躍句子,補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譯。省略倒裝,都有規律。常見虛詞,因句而異。實詞活用,領會語意。翻譯整句,句子流利。對照原文,務求直譯。字詞句篇,連成一氣。翻譯完畢,檢查仔細。

參考譯文:

徐之才,丹陽人。徐之才幼時才智出眾,五歲能背誦《孝經》,八歲就大概通曉它的意思。他曾與堂兄徐康到樑太子(蕭衍)詹事汝南人周舍家聆聽講習《老子》。周舍為他們準備了飯菜,就逗之才說:“徐郎不用心思考學問精義,只是想著吃飯嗎?”徐之才答道:“我聽說聖人要虛其心也要實其腹。”周舍聽後十分感嘆,很欣賞他的聰敏。他向魏孝明帝稟奏說:“徐之才特別擅長醫術,且機智慧辯。”孝明帝於是下詔書召徐之才。徐之才治病用*多有顯效,又涉獵經史之學,能言善辯,才思敏捷,朝廷賢士競相邀約、引見他,使他的名聲越傳越遠。

徐之才還懂得一些天文知識。他預測庚午年*必有改變更替,通過高德政把這個稟告上去,文宣帝(高洋)聽後大為高興。當時,從婁太后至朝廷功勳貴臣都認為關西宇文氏已是強有力的對手,恐怕他有以皇上名義發號施令的理由,認為不可以先做帝位交接之事。只有徐之才說:“一千人追趕兔子,只要一人得到,其他人都會放棄。若要幹大事業,怎容得跟在別人後面學。”文宣帝高洋聽從了他的建議(取代東魏建立了北齊)。徐之才不僅醫術精通,而且在當朝首先倡導禪代,他能說會道,語言又詼諧幽默,因此與皇帝大為親近。皇建二年(561),徐之才被封為西兗州刺史。在他未赴任時,武明皇太后患病,之才為她治療,手到病除。為此孝昭帝賞賜他*帛千段、錦四百匹。

徐之才醫術最高明,總是被皇上徵召。武成帝酒*過度,精神恍惚,曾疾病發作。徐之才隨即煎熬湯*,幾劑湯*之後,疾病竟然痊癒。此後皇帝每次疾病發作,馬上派人騎馬去叫他,徐之才施用針*,馬上就會見效,所以他常常在皇帝身邊侍奉醫*。有一個人用骨頭做*子把,那骨頭**斑斕。徐之才說:“這是人體骨瘤。”問得自何處,說是在某古墓中見到一骷髏額骨長有數寸,試著用*削開一看,見上面有花紋,就拿來做了*把。徐之才就是這樣的明悟多通。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