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始於六朝志怪。放眼二十四史,其敘述者無不扮演無所不在的第三...

練習題1.6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始於六朝志怪。放眼二十四史,其敘述者無不扮演無所不在的第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始於六朝志怪。放眼二十四史,其敘述者無不扮演無所不在的第三人稱目擊者的角*,歷史人物的一切言行(除了心中所想與“密語”),史家都瞭如指掌。史家的這一敘事方略,可以說是職能使然。蓋史家需要完整地把握全域性,*、*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在視野之內,全知是他的權力,也是他的責任。與史家相比,志怪小說家不需要巨集大敘事,他對仙、鬼、怪的世界也不可能全部瞭解。特定人物的見聞既是志怪小說家瞭解仙、鬼、怪世界的必要渠道,也是他取信於讀者的必要條件。第三人稱限知敘事遂應運而生。《搜神記》《幽明錄》《搜神後記》隨處可見這樣的例項。比如《搜神記》卷一九《張福》:

鄱陽人張福船行,還野水邊。夜有一女子,容*甚美,自乘小船來投宿,雲:“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曰:“汝何姓?作此輕行,無笠雨駛,可入船避雨。”因共相調,遂入就福船寢。以所乘小舟,系福船邊。三更許,雨晴月照,福視婦人,乃是一大鼉,枕臂而臥。福驚起,欲執之,遽走入水。向小舟,是一枯槎段,長丈餘。

所謂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是說作者不能自由地釋出資訊,而只能藉助小說中的某一人物釋出資訊,作者不能告訴讀者“這個人物”所不知道的任何內容。在《張福》中,“這個人物”是張福。讀者隨著張福乘船來到“野水邊”,讀者藉助張福的目光見到鼉怪的前後表演;作者仍然是故事的敘述者,但沒法對故事做“全知”的描述——張福所看見的“容*甚美”的“女子”其實是鼉怪,作者也只能照張福所看到的假象來敘述;張福最終知道了“女子”是鼉怪,真相浮出水面,作者也跟著他恍然大悟。作者沒有講述任何一點張福所不清楚的情況。張福的見聞限制了作者知曉的範圍,相關的資訊,無論真假,都只能由他提供和確認。

《張福》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的方式來講故事,其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是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講故事的過程也是一個提供*人的過程;二是故事講得更為曲折,有懸念意味。一種新的敘述方式,可以給文體帶來新的面貌,新的震撼。同樣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講述,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六朝志怪小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是對*敘事文學的一個重要貢獻。從*古典小說發展的歷程來看,由子部小說而傳奇小說而話本小說而章回小說,每一種小說文類都有其若干典型特徵,其中敘事方式的變化與豐富,是其典型特徵的重要部分。就傳奇小說而言,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是唐人傳奇區別於子、史、志怪的顯著特徵,表明唐傳奇作家有意在子、史、志怪的傳統之外尋找可資借鑑的文學資源。就話本小說而言,大量採用直接心理描寫和講述者隨時*話的第三人稱全知敘事是話本小說區別於宋以前各種敘事文體的顯著特徵。

敘事方式的演變在小說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六朝志怪小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這是*古代敘事文學進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標誌著*敘事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節選自陳文新的《論子部小說的文學特徵》,有刪節)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三人稱限知敘事肇始於六朝志怪小說,這種敘事方式源於作家本身對於仙、鬼、怪世界的不甚瞭解和取信讀者的需要。

B.二十四史的敘述者扮演著無所不在的第三人稱目擊者的角*,大概是因為他需要從各個方面來完整地把握全域性,並進行巨集大敘事。

C.在《張福》一文的敘事過程中,作者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這一方式,由不知到知,皆以常人的邏輯思維為起點,描繪了一次奇異的見聞。

D.所謂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是指作者只能藉助小說中的某一人物釋出資訊,作者不能告訴讀者“這個人物”所不知道的任何內容。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的方式來講故事具有多方面的效果,譬如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實感,可以將故事講得更為曲折,有懸念意味。

B.六朝志怪小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是*對敘事文學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古代敘事文學進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C.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是唐人傳奇區別於子、史、志怪的顯著特徵,表明唐傳奇作家有意在子、史、志怪之外尋找可資借鑑的文學資源。

D.話本小說大量採用直接心理描寫和講述者隨時*話的第三人稱全知敘事,這是話本小說區別於宋代以前各種敘事文體的顯著特徵。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種新的敘述方式,可以給文體帶來新的面貌,新的震撼。《張福》這個故事,如採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的方式來講述,所產生的藝術效果與原小說肯定是大不一樣的。

B.根據上文所述可知或可推知:《張福》採用的是第三人稱限知敘事,而《廉頗藺相如列傳》採用的應是第三人稱全知敘事,魯迅的小說《祝福》採用的則是第一人稱限知敘事。

C.《張福》中“容*甚美”的“女子”剛一出現,如果作者以全知敘事的方式提醒讀者,說她表面上是個美麗的女子,其實是個醜惡的“鼉怪”,小說也就沒有懸念和吸引力了。

D.每種小說文類在敘事方式的變化與豐富上都有其典型特徵,如志怪小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傳奇小說採用第一人稱限知敘事,話本小說採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這些就是子部小說的文學特徵。

【回答】

4.A

5.B

6.D

【解析】

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A項,原文中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始於六朝志怪”,這句話並不意味著“第三人稱限知敘事肇始於六朝志怪小說”。所以選A。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資訊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資訊的目標之後,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資訊的區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資訊類試題的*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範圍。④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後,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例如本題選項A就犯了範圍擴大的錯誤。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在整體感知並理解文字內容的基礎上,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B項,原文是“六朝志怪小說大量採用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是對*敘事文學的一個重要貢獻”。選項B變成“是*對敘事文學的一個重要貢獻”偷換了概念。所以選B。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論述類文字閱讀題乾的設定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情境、設問角度和命題意圖。前兩者是顯*的,而後者是隱*的,但又是最關鍵的,審題時要通過分析前兩者把握命題意圖。資訊篩選的主要依據是題乾和文字。明確題幹要求後,就要回到文字上來,迅速找到篩選區域,找準與試題的選項對應的原句。將選項資訊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資訊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定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乾的選項。例如本題選項B就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6.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分析和推斷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段,然後根據文段中作者的觀點,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作者觀點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取捨,D項,原文中說:“從*古典小說發展的歷程來看,由子部小說而傳奇小說而話本小說而章回小說,每一種小說文類都有其若干典型特徵。”很明顯,子部小說和傳奇小說、話本小說是不同的小說類別。因此,將傳奇小說和話本小說的敘述特徵說成是子部小說的文學特徵是錯誤的。所以選D。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資訊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例如本題選項D就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社科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